古典小说->四书五经-礼记

从氏族部落的公有制向集权世袭 的私有制的转变,既是一种必然,也是难以用好与坏的简单标准 来评价的。
  人作为群居的社会动物,无论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恐怕最 要紧的还是要有一种公平合理的规则来制约人们的言行。这是从 整个社会群体的运行机制来说的。而从个人的角度说,风习则是 重要的。人心是淳朴还是险恶,人伦关手是和睦还是疏远,人们 为公还是为私,对个人的生存状态影响重大,不可不加关注. 理想固然不可没有,但在现实面前,是不可奉行“驼鸟政策”的。
  ------------------

  昔者先王未有宫室①
  ——圣人的能耐有多大
  【原文】
  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尽营窟(2),夏则居橧巢(3)。未有火化(4),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5)。未有麻丝,衣其羽皮。后圣有作,然后修火之利。范金(6),合土(7),以为台榭、宫室、牗户(8);以炮(9),以燔(10),以亨(11),以炙(12),以为鳢酪(13)。治其麻丝,以为布帛。以养生送死,以事鬼神上帝。皆从其塑(14)。
  【注释】
  ①不节选自《礼运》。②营窟:用土垒成的居穴。(3)橧(zeng)巢:用木头在树上筑成的巢室。④火化:用火加工食物。茹:吃(6)范:铸造器物的模型。金:金属。(7)合:和合。(8)牗(you):窗户。(9)炮(pao):用泥土包裹食物烧烤熟。(10)燔(fan):把食物烧熟(11)亨同“烹”,煮熟食物。(12)炙(zhi):烤。(13)鳢(li):甜酒。酪:果实煮成的浆(14)塑:开始。
  【译文】
  从前,先王没有宫殿房屋,冬天住在用上垒成的窟中,夏天住在树上木筑的巢室里。那时不会用火加工食物,吃的是草木的果实,鸟兽的肉,喝鸟兽的血,吃它们的皮毛。也没有麻和丝,用鸟的羽毛和兽的皮革做衣穿。
  后来出现了圣人,人们学会了用人,给生活带来了便利。人们学会了用模型铸造金属器物,和合泥土烧制器物,用来建造台榭、宫室、窗子和门户;学会了用火烧熟食物,煮和烤熟食物,酿制甜酒,煮果实装液。人们制麻和丝、用来做成布帛。用这些来养育活着的人并料理丧事,用它们祭祀鬼神上帝。后世的一切都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读解】
  社会生活从原始到文明,从简单到复杂,现在对我们来说,已是普通的常识,但对古代的人来说,未必如此清楚明白。大道理往往是

页数:28/60
码字不易,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您又有闲心的话,请点击广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