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蛋,问题在战略:项羽(2)
笨蛋,问题在战略:项羽(2)
鸿鹄之志
秦二世元年,即公元前年七月,一支约九百人的队伍受命前往渔阳戍边。按照秦帝国的军制,五个人编为一伍,两个伍编为一什,五个什编为一屯。这九百人的队伍,大约是由十八个屯组成,其中有两个屯的屯长就是日后鼎鼎大名的陈胜、吴广。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史记·陈涉世家》
这就是史书对于陈胜、吴广的生平介绍,虽只有寥寥数语,但却包含着两点重要信息:
第一,陈胜是阳城人(今河南商水),吴广是阳夏人(今河南太康),这两个地方当时都属于陈郡,而陈郡的治所在陈县(今河南淮阳)。请记住陈县这个地名,以后我们会反复提到。
第二,陈胜、吴广都有字,而这在当时是贵族的象征,真正的平民是没有字的。譬如,刘邦就没有字,只有个名,叫“季”。古代兄弟间以伯仲叔季排序,刘季其实就是刘小,是他后来当皇帝后觉得不雅才改名叫刘邦。项羽,则是有字的,“羽”就是他的字,他的名是“籍”。古人称字不称名以为尊重,所以司马迁写《史记》为项羽作传时用的是《项羽本纪》,为陈胜作传时用的是《陈涉世家》,都不直呼其名。陈胜、吴广虽然是作为贫民(闾左)而被征发,但他们都有字,显示他们曾经都是贵族身份。知道了这个身份背景,就能更加理解陈胜那个著名的感叹了。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庸者未曾见识过富贵,所以觉得自己离富贵很远很远。陈胜是曾经见识过富贵的,所以一心想恢复祖上的荣光。
有见识,才会有格局。有格局,才会有志向。陈胜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是有道理的,面对这群没有见识的庸众,陈胜的确没法和他们讨论志向问题。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队伍中有十八个屯长,陈胜起义时找的伙伴是吴广,因为吴广也是贵族出身,两人比较有共同语言。
当队伍行进到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州东南)时,遇到天降暴雨,道路泥泞不通,无法继续前行。陈胜、吴广估计这样下去肯定没法按时赶到渔阳,而按照秦朝的法律,不能按时赶到是肯定要被斩首的。于是,陈胜、吴广动了造反的心思。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史记·陈涉世家》
陈胜、吴广的想法相当值得玩味,他们说:“现在逃跑是死,起兵造反也是死,反正都是死,还不如为了国家而死。”这话有没有问题?秦朝法律严苛残暴这是事实,可是当时许多英雄人物在触犯法律后都是选择逃跑的,而且逃跑之后都没有死。譬如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后逃跑的张良没有死,因杀人结仇而避难吴中的项梁、项羽没有死,因名声太大而被悬赏重金通缉的张耳、陈余没有死,在骊山服刑而逃跑出来做强盗的英布没有死,跟陈胜、吴广背景最为类似的刘邦,也是因为在押送刑徒的问题出了纰漏,不敢前往骊山报到而逃跑的,他也没有死。为什么陈胜认定逃跑就必然会死呢?
其实,这句话的重点不在于“逃跑是死”,而在于陈胜居然会想到要“起兵造反”。在别人看来,起兵造反无异于以卵击石,当真是必死无疑。陈胜那句“逃跑是死,起兵造反也是死,反正都是死,还不如起兵造反”,在他们听来,就等于是“逃跑是死,自杀也是死,反正都是死,那还不如自杀”。所以他们对于造反是想都不敢想,只能逃跑求生。而在陈胜看来,起兵造反并不真的就一定会死,它是有生的希望的,而且希望还很大,所以他才会动这个念头。贾谊说陈胜“才能不及中人”,这是不公平的。陈胜之所以胆敢在大秦帝国黑色恐怖统治下动造反的心思,与他常年对天下大势的深刻观察是分不开的。而在背后支撑这种坚持不懈努力的,是他以鸿鹄自居的信念。
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史记·陈涉世家》
在提出造反的设想后,陈胜接下来为吴广分析造反策略,他说:“普天下的老百姓已经受够秦朝的残暴统治了,我听说秦二世胡亥是秦始皇最小的儿子,按照礼法本不应由他继承皇位,应该继承皇位的秦始皇的长子扶苏。扶苏为人很贤明,只是因为向秦始皇劝谏才被发配到北方,胡亥篡位后就把他杀了。还有楚将项燕屡立战功,又爱惜士卒,在楚国很得人心。所以,如果我们假托是公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部下,一定会有很多人响应我们,必然能够成就大事!”
这段话看起来充满矛盾:扶苏是秦国公子,秦始皇属意的继承人,如果反对的是秦二世胡亥而非大秦王朝,那打扶苏的旗号是可以的。如果反对的是大秦王朝,那么打楚国名将项燕的旗号也是可以的。但无论如何,怎么可以把这两个人的旗号放在一起?你同时支持扶苏和项燕,这算是什么意思?难道此二人之间还有什么共通之处吗?
许多人因为陈胜的这段话而认定他不是个有战略眼光的人。其实,公子扶苏与楚将项燕并不矛盾,他们之间还真有共通之处,连接此二人的是一位被史籍刻意淡化的关键性的人物:昌平君,以及与其相关的一大段历史。
公元前272年,即秦昭襄王三十五年,楚顷襄王二十七年,楚国太子熊元来到秦国做人质。在入质秦国的近十年间,熊元娶秦昭襄王之女为妻,生下了后来的昌平君。以此推算,昌平君应该算是秦始皇的表叔。
前263年,即秦昭襄王四十年,楚顷襄王三十六年,楚顷襄王重病在床,且极有可能不起。熊元得知此消息后希望能够立刻返回楚国继承王位,但秦昭襄王却不急于放熊元归国而是想趁机敲诈一笔。熊元听从亲信黄歇的建议乔装易服,打扮成归国使团的马车夫模样返回楚国。黄歇自己则留在熊元的府邸,假装太子而称病不出,直到估计熊元已经顺利抵达楚国后才向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得知此事勃然大怒,但此时再杀黄歇也已无济于事,遂听从丞相范雎的建议放黄歇回楚。三个月后,楚顷襄王病逝,熊元继任,是为楚考烈王。考烈王任命黄歇为楚国的丞相,号春申君。
正如秦始皇的父亲嬴异人从赵国逃回秦国时没顾得上带走赵姬和嬴政一样,楚考烈王逃回楚国时也未来得及带走秦国公主和昌平君。然而,与嬴政留在赵国受欺负不同的是,昌平君在秦国发展的却很好。战国时期,地处西陲的秦国以不遗余力地吸引中原人才为国策,为此在人口政策上特别规定,凡外国男子与秦国女子所生的子女可一律视为秦人。所以,昌平君的父亲虽然是楚人,但他的母亲却是秦人,所以他在秦国并不算是客居,更何况他的母亲还是秦国公主,昌平君可说是纯正的秦国王室。另一方面,自秦昭襄王的母亲宣太后以来,秦国朝政基本上都是由楚系外戚所把持,秦国王后也一直都是楚人。可以想象,身兼秦国和楚国王室血统的昌平君身份是何等的尊荣。秦始皇继位之初,昌平君已经是仅次于丞相吕不韦的政坛二号人物是代表楚系外戚参政的重臣。前238年,即秦始皇九年(此时他还只是秦王,而不是秦始皇,为表述方便),嫪毐举兵叛乱时,昌平君与吕不韦一起受命平叛。次年,秦始皇借顺藤摸瓜罢免了吕不韦的相位,继任丞相的人就是昌平君。此后,昌平君为秦始皇担任了十一年的丞相,直至前226年被秦始皇罢相出京而来到陈县。是的,陈县,就是我们最初介绍陈胜吴广时提到的陈县。
昌平君徙于郢。 ——《史记·秦始皇本纪》
一个当了十一年丞相的重臣被贬出京,这绝不是件小事,但史书并未交代前因后果,只有这寥寥六字。徙,迁徙,有贬官之意。郢,地名,原为楚国都城,在今天的湖北江陵,后人常以郢而代称楚国,就像以梁(魏国都城)而代称魏国一样。此处所说的郢,其实指的是郢陈,即陈县,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淮阳。此地原是陈国的都城,春秋时为楚国所灭,从此被纳入楚国领土。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攻入楚国的都城郢(湖北江陵),楚王只好迁都避难于陈(今河南淮阳),称其为郢陈,屈原投汨罗江自尽即是为了此事。秦灭楚后,将郢陈设为陈郡的首府,改称陈县。为表述方便,今后我们一律称其为陈县。从军事地理的角度而言,在黄河与淮河之间有一条互相沟通的鸿沟,日后的楚汉相争即是以此鸿沟为界进行持久战,而陈县就地处在鸿沟的咽喉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从地缘政治角度而言,这里刚好又是秦、楚、韩三国交界的地方,是东方六国反秦的前哨战。
在山东六国中,韩国实力最为弱小,领土只剩颍川郡和南阳郡的一部分。
十四年,即前233年,韩王韩安表示愿意投降,作秦国的藩属国。
十六年,即前231年,韩国将其所统治的南阳之地献给秦国。
十七年,即前230年,秦始皇正式出兵灭韩。为了奖励韩王安此前的恭顺,也为了给其他五国树立典范,秦始皇采取了相对宽容的优待政策,允许韩王安留在原来的韩国都城新郑,及财产安全也得到了相应保障。
十九年,即前228年,秦始皇出兵灭赵。秦军大将王翦攻入赵国都城邯郸,生擒赵王赵迁,之后兵锋直指燕国。赵国残余势力在前太子赵嘉的统领下集结于代郡,与燕国结盟抗秦。
二十年,即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事后秦始皇勃然大怒,增兵令王翦进攻燕国,大破燕赵联军。此役,青年将领李信表现出色,正是他的穷追不舍才迫使燕王喜交出了燕太子丹的人头,令秦始皇大为赞赏。同时,荆轲在心理上给秦始皇带来了严重刺激,从此对六国王室贵族充满戒备和敌意。在此背景下,秦始皇调整了对已投降的韩国的宽大政策,将韩王安从故都新郑调离至陈县。不过相对燕赵来说,秦始皇对韩国仍是极宽容的。新郑距离陈县并不算远,将韩王安调离调离老巢,只是为了隔断其与韩国民众的联系而已。
二十一年,即前226年,秦始皇开始着手灭楚。在御前讨论会上,秦始皇问李信需要多少军队可以灭楚,李信说:“二十万应该足够。”又问老将王翦,得到的回答是:“非六十万人不可。”
六十万,可说是动用秦国全部的兵力,比长平之战时的投入还要大。由于秦始皇此前曾令王翦之子王贲对楚国进行试探性进攻,并未花费太力气就占领了十几个城市,这秦始皇以很大的信心觉得灭楚并没有困难到必须举全国之力应付的程度。秦始皇认为王翦年老胆怯,是时候重用李信这样的年轻将领了,遂命李信领兵二十万进攻楚国。王翦则称病辞职回到老家。
另一方面,秦始皇灭韩后并未消除韩人的反秦复国意志,各种形式的抵抗活动仍在暗流潜动,将韩王安迁徙至陈县的做法反而成为进一步激化韩人反抗的导火索。前226年,韩国都城新郑爆发大规模反秦暴乱。
或许是对韩人敬酒不吃吃罚酒的严惩,又或许是为了彻底断绝韩国遗民的念想,秦始皇下令处死韩王安。紧接着就就发生了前面所说的“昌平君徙于郢”,昌平君被罢相出京来到了看管韩王安的陈县。
《史记·秦始皇本纪》上是这样写的:“王翦谢病老归。新郑反。昌平君徙于郢。”
虽然史书上没有详细记载,但我们不难想象,作为辅佐秦始皇担任丞相十一年的昌平君,不可能不对灭楚之事发表意见而他会在王翦称病辞职、新郑发生叛乱后结束自己长达十一年的丞相任期,被贬到将韩王安隔离安置的陈县,这让我们基本可以推断出事情的经过大概是这样的:作为楚国公子出身的秦国丞相昌平君,不愿意自己的父母之邦被现在服务的国家灭亡,因此在灭楚之事上与秦始皇产生了重大冲突。,秦始皇在批准王翦辞职后,也将昌平君调离中央而贬到陈县平息韩国叛乱。对于秦始皇来说,无论是昌平君对灭楚一事的态度,还是其作为楚国公子的身份,已经不适应在中央主持灭楚大计,莫不如利用他丰富的政治经验去处理韩国叛乱以及秦、楚、韩三边交界地带的维稳问题。
二十二年,即前225年,秦始皇以李信为大将,蒙武为副将,分两路进攻楚国。初期,秦军进展相当顺利,李信攻占了陈县南部的平舆(今河南平舆北),蒙武攻占了陈县东南的寝县(今安徽临泉),兵锋直逼楚国都城寿春(今安徽寿县)。此时,诡异的事情出现了,李信大军并没有按计划东进攻击寿春,反而回师北上攻击此次伐楚的前沿基地陈县。攻占陈县后,李信没有继续攻击楚国,而是再度回师向西攻击颍川郡。而在李信大军回师的过程中,有一支楚军尾随追击了三天三夜,并最终大破秦军,彻底粉碎了本次伐楚计划。
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一切的诡异行为呢?
令秦始皇和李信做梦都没有想到的,坐镇陈县以负责镇抚韩楚的昌平君居然起兵反秦了!正是由于后方出现了大变动,才迫使李信回师攻击陈县,而一路尾随追击楚军就是项燕的部队。根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项县,即今河南项城,刚好就位于李信所占领之平舆、蒙武所占领之寝县与昌平君所坐镇的陈县的正中间。如下图所示:
由于昌平君在陈县镇抚韩楚已有数年,那么一旦他决心易帜反秦,则必定是与项县的项燕、颍川郡的韩人协同作战。虽然史书未有明文记载,我们大致可以推想当时的战局应该是这样的:当李信攻占平舆、蒙武攻占寝县,楚国都城寿春危在旦夕之际,昌平君决心起兵反秦,迫使李信、蒙武回师攻陈,在途经项县后就遭到项燕的一路尾随追击。经过一番鏖战,昌平君为保持军事实力主动放弃陈县。李信、蒙武占领陈县后,原本隶属于韩国的颍川郡又发生了叛乱,李信、蒙武只好继续西进,最终在昌平君、项燕和韩人的联合夹击下遭遇惨败。
李信伐楚的惨败,不仅是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军事史上罕有惨败,也是秦始皇执政以来最为严重的政治危机。为了伐楚,秦国最重要的武将王翦称病辞职,秦国最重要的文臣昌平君离京,而且最后站在了秦国的对立面。同时,这也使得楚系外戚身份异常尴尬,宫廷权力斗争波诡云谲。而作为秦国的敌人的楚国,不仅取得了军事上的空前胜利,而且还如虎添翼地获得昌平君的支持。不可一世的秦始皇陷入前所未有的艰难局面,为此他不得不亲自离京前往王翦的老家登门拜访,请求他无论如何也必须为国出征,并最终答应了他六十万人的要求。
再说楚国这边。前文提到,昌平君是楚考烈王熊元在秦国为质时所生之子。史籍中有记载的考烈王的儿子还有三个,分别是熊悍、熊郝和熊负刍最初,李园通过巴结楚国丞相黄歇而将妹妹献给楚考烈王生下了熊悍和熊郝,李园的势力也因此得以逐步攀升。前236年,考烈王病逝,李园发动政变将黄歇满门抄斩,而后立自己的外甥、太子熊悍继位,是为楚幽王。前228年,幽王去世,其弟熊郝继位,是为同年三月同父异母的哥哥熊负刍发动政变弑君自立,自立为王。
昌平君易帜之时,负刍已经在寿春当了三年楚王。打败李信大军后,并没有东向寿春投靠,反而不断向西拓展势力范围。昌平君不愿意靠近负刍是可以理解的,能够在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手下当十一年的丞相,昌平君的能力毋庸置疑,而期间的楚国旧贵族不思富国强兵,反而忙着勾心斗角、自相残杀,打心眼里是瞧不起的。更何况,负刍既然可以冒着弑君的恶名杀死同父异母的兄弟,将来也未必会善待自己这个同父异母的兄弟。所以昌平君宁可以陈县为大本营而在秦、楚、韩三边交界地带建立割据政权,却终究不愿意靠近负刍。
二十三年,即前224年,王翦率六十万大军伐楚。王翦走的依然是当年李信的行军路线,不过他在战略上不像李信那般轻敌冒进,而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在平定颍川郡的韩国势力后,王翦开始围攻陈县的昌平君,双方陷入苦战。王翦遂以一部继续围攻昌平君,自己亲率主力南下攻占平舆紧接着一路向东,攻占了楚国都城,俘虏了楚王负刍。
消息传来后,在陈县坚守的昌平君被项燕拥立为楚王,随即撤出陈县,返回楚国境内继续领导抗秦。
二十四年,即前223年,攻占楚国都城寿春的王翦主力移师北上,昌平君(新楚王)与项燕一路撤退,被迫在蕲县与王翦展开决战。结果是楚军大败,昌平君战死,项燕自杀,楚国灭亡。
又过了十四年,即二世元年,亦即前209年,陈胜吴广等九百人来到大泽乡,而大泽乡就在蕲县!
是他们之所以诈称项燕的真正原因,因为项燕十四年前就是在这里兵败自杀的。
昌平君的陈县易帜,不仅打乱了秦始皇的伐楚大计,也深刻影响了秦帝国的宫廷权力斗争。
古代外戚干政的逻辑是王后、太子和外戚三位一体,即由本家族的女儿担任王后,由王后与君王所生的儿子担任太子,由本家族的男子在朝政上扮演重要角色。这个三位一体无论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本家族的外戚干政不稳。
秦昭襄王(秦始皇的曾祖父)的母亲宣太后是楚人,她为秦昭襄王选的正妻也是楚人,为孝文王(即安国君,秦始皇的祖父)选的正妻华阳夫人仍是楚人,这就是为了让秦国的朝政始终把持在楚系外戚手中代表楚系外戚参政的分别是穰侯魏冉、华阳君和昌平君。可惜的是,华阳夫人始终未能与安国君生下儿子,这就为楚系外戚的政权传递带来了,从而也给吕不韦运作嬴异人被立太子留下了空间。最终,嬴异人穿楚服而拜华阳夫人为母,以示自己愿意为楚系外戚效忠,华阳夫人还为其更名为“子楚”,从而再度确保了政权留在楚系外戚手中。,嬴异人在赵国时已娶赵姬为妻而生下嬴政,使得楚系女子担任王后的传统被中断,赵姬与吕不韦完全依附于楚系外戚,可以视为自己人。
后三年即病逝,由十三岁的嬴政。可以断定,楚系外戚必定会在嬴政成年后为他迎娶楚国女子为妻也就是说后必定是楚人,其所生的公子扶苏理应被立为太子,代表楚系外戚参与朝政的就是昌平君。然而,由于昌平君在伐楚问题上与秦始皇发生重大冲突,旋即被贬出京而又起兵反秦,这就导致了楚系外戚在秦国遭到空前的压力,公认、众望所归的公子扶苏迟迟未能立为太子,而史籍中也无法找到那位必定曾经存在过的始皇后的半点踪迹。
后人常以“秦皇汉武”并称,此二人的才略、性格和人生经历确有诸多相似之处。汉武帝的皇后是卫子夫,太子是卫子夫所生的刘据,代表卫家参与朝政的是卫子夫的弟弟、大将军卫青。可是,随着卫青在前106年的病逝,这个外戚参政的三位一体遭到了破坏。十五年后,即91年,失去辅助的太子刘据在敌对势力的攻击下被迫举兵自卫,失败后在逃亡中被迫自杀,皇后卫子夫也同样是在宫中被迫自杀。
由汉武帝对应秦始皇,我们大致可以想象昌平君易帜后,始皇后和公子扶苏在宫中的艰难处境,也可以大致明白陈胜为什么要打公子扶苏的旗号了:不仅是因为公子扶苏比较贤明,更因为公子扶苏和昌平君一样,身上有一半的楚国血统。昌平君是父楚母秦,公子扶苏是父秦母楚。
在制定好造反策略后,陈胜吴广开始制造舆论。两人先是将用丹砂写有“陈胜王”三字的绸子塞到鱼肚子里,等民工们杀鱼吃时看到这三个字,都觉得非常讶异。接着陈胜又让吴广半夜躲在丛林的神庙里点篝火,假扮狐狸的声音叫:“大楚兴,陈胜王这套假借天命的招数被无数的野心家所频繁使用,虽然今天的读者对此往往付之一笑,但这招却真的非常有效。
陈胜一定还记得当年对同事说“苟富贵,无相忘”时所遭受的冷言冷语,当初只是求个富贵,庸众都不相信你,更何况现在是要挑战大秦帝国?所以陈胜必须使用一些天命所归的招术,作为支撑这九百民工追随他造反的精神力量。
当舆论铺垫的差不多后,陈胜、吴广找机会杀死朝廷派来的两名将尉,而后将九百名民工召集起来发表演说,中心思想是以下四条:
第一,现在遇到大雨,肯定无法按时赶到,而按照法律的话,没有按时赶到就要被处斩。(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第二,就算不被处斩,凡是戍边的人,十个有六七个都要死在边疆。(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第三,大丈夫死要死的轰轰烈烈,要能扬名后世。(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第四,那些当王侯将相的,难道真的只有遗传的吗?(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陈胜这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与他那句“苟富贵,无相忘”一脉相承的是对当年庸众“若为庸耕,何富贵也”的回击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秦制的思维模式。按照周制的思维模式,王侯将相都是世袭继承的,王侯将相的子弟永远是王侯将相,平民的子弟永远是平民。改变这一切的是商鞅有军功,平民也可以逐步成为王侯将相。如果没有军功,王侯将相的子弟也会逐渐沦为平民。我们说过陈胜是贵族出身,他原本应该是将相之种的。为什么后来他又变成平民了呢?因为他所在的国家被灭了,他没办法继承了。为了重新成为王侯将相,那就必须靠自己手中的枪杆子。贾谊批评陈胜“才能不及中人”,却不知陈胜的思维已经跟上了代表时代潮流的秦制,而他自己的思维却仍然停留在腐朽落后的周制。
陈胜揭竿起义后,自立为将军,以吴广为都尉,率领这帮民工攻下了大泽乡,接着又打下了蕲县(今安徽宿州),队伍迅速得到扩充。在蕲县,陈胜进行了第一次分兵,他命令葛婴率领一部分兵力往东发展,自己则率领起义军主力向西打。仅用了十来天的时间,陈胜主力就连续攻克了铚(今安徽宿州西南)﹑酇(今河南永城西)﹑苦(今河南鹿邑)﹑柘(今河南柘城西北)﹑谯(今河南亳州)五个县城,起义军声势发展迅猛,很快又攻下了陈县。
起义军进入陈县后,前来投奔的军队越来越多,这个创业型团队规模一下膨胀起来。此时,最初的创业动力(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已经不存在了,于是陈胜邀请各地的英雄豪杰前来商讨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史记·陈涉世家》
陈中豪杰父老乃说陈涉曰:“将军身被坚执锐,率士卒以诛暴秦,复立楚社稷,存亡继绝,功德宜为王。且夫监临天下诸将,不为王不可,愿将军立为楚王也。”陈涉问此两人,两人对曰:“夫秦为无道,破人国家,灭人社稷,绝人後世,罢百姓之力,尽百姓之财。将军瞋目张胆,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为天下除残也。今始至陈而王之,示天下私。愿将军毋王,急引兵而西,遣人立六国后,自为树党,为秦益敌也。敌多则力分,与众则兵彊。如此野无交兵,县无守城,诛暴秦,据咸阳以令诸侯。诸侯亡而得立,以德服之,如此则帝业成矣。今独王陈,恐天下解也。”陈涉不听,遂立为王。——《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在为陈胜出谋划策的人中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以陈县的三老、豪杰为代表,一种以从魏国来的名士张耳、陈余为代表。此两种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秦灭六国是不正义的。虽然以后人的观点来看,秦统一天下是历史潮流,但在当时的主流观点看来,“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秦始皇破人国家,灭人社稷,绝人后世,这是无道之举,而陈胜起义是伐无道的正义之举。
但是对于陈胜应该如何实施存亡继绝的王道,三老、豪杰与张耳、陈余三老、豪杰认为,是陈胜复兴了楚国的社稷,所以应该当楚王。张耳、陈余则认为陈胜此时应该寻访六国的王室后裔,为六国存亡继绝。那对陈胜自己有什么好处呢?张耳陈余说,将来复兴后的六国在的统领下进攻咸阳,即可成就帝业。
三老、豪杰与张耳、陈余之所以会有分歧,与其自身身份也有关系。三老、豪杰都是楚人,所以一心想要复兴楚国,只要陈胜能够为楚国存亡继绝就好。张耳、陈余都是魏人,他们真正关心的是复兴魏国,所以才会劝陈胜为六国都存亡继绝。可以看到,陈胜起义虽然造成了“天下云集响应”的反秦声势,但“赢粮而景从”的各路诸侯却各有各的打算,起义军的内部整合问题在创业之初就已经出现了裂痕。
如果按照张耳、陈余的建议,等于是让天下回归到战国七雄的局面,陈胜的未来就是成为相当于周天子的天下盟主,这显然是陈胜不可能接受的。
但是,陈胜没有听张耳、陈余的,是否就意味着他听三老、豪杰的呢?
从“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这句话来看好像是的不然,陈涉跟三老、豪杰想的还不是一回事,因为他的国号是,而不是
就是要张大楚国,而不只是复兴楚国可是在战国七雄中楚国的领土已经是最大的了,复兴之后你还要张到哪里去?
看出陈胜的野心了他所要做的并不是三老为他设计的楚王,更不是张耳、陈余给他的周天子,而是要统一天下,继承秦始皇的
是陈胜为什么原因,他心里头其实并不反对关键是由谁来统一天下,统一后的天下又应该如何治理?在陈胜心里,他希望由楚国来统一天下而不是秦国,即便秦国统一天下,那么继承帝业的也应该是有楚国血统、走温和路线的公子扶苏,而不是非楚系的、走暴力路线的胡亥。
项羽和刘邦都曾经亲眼见过秦始皇,而陈胜没有。但相较于项羽因仇恨而说出“彼可取而代也”和刘邦因艳羡而说出“大丈夫当如此也”,陈胜却是第一个真正决心继承秦始皇事业的明白人。可就在四十年后,已经生活在汉文帝时期的贾谊在写《过秦论》时仍然认为秦始皇的统一战争是“无道”,而陈胜起义能弄出那么大动静纯粹是运气好。陈胜这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不仅适用于当年讽刺他“若为庸耕,何富贵也”的庸众,也同样适用后世批评他“才能不及中人”的贾谊。
那么,建立张楚政权的陈胜之后如何发展我们下周再说翻看此前章节,可回复“项羽0”、“项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