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四书五经-左传
子弟;郑国军队虽然摆出了阵势, 但是军容不整;楚军中的蛮人虽然成军,但不能布成阵势; 布阵不避开月末这天;他们的士兵在阵中很吵闹,遇上交战会更 吵闹。个人只注意自己的退路,没有斗志,贵族子弟也并非精兵, 月末用兵又犯了天忌,我们一定能战胜他们。”
楚共王登上了巢车‘观望晋军的动静。子重派太宰伯州犁在 楚王后面陪著。楚王问道:“晋军正驾著兵车左右奔跑,这是怎么回事?”伯州犁回答说:“是召集军官。”楚王说:“那些人都 到中军集合了。”伯州犁说:“这是在开会商量。”楚王说:“搭起 帐幕了。”伯州犁说:“这是晋军虔诚地向先君卜吉凶。”楚王说: “撤去帐幕了。”伯州犁说:“快要发布命令了。”楚王说:“非常喧 闹,而且尘土飞扬起来了。”伯州犁说:“这是准备填井平灶,摆 开阵势。”楚王说:“都登上了战车,左右两边的人又拿著武器下 车了。”伯州犁说:“这是听取主帅发布誓师令。”楚王问道:“要 开战了吗?”伯州犁回答说:“还不知道。”楚王说:“又上了战车, 左右两边的人又都下来了。”伯州犁说:“这是战前向神祈祷。”伯 州犁把晋侯亲兵的位置告诉了楚共王。苗贲皇在晋厉公身旁,也 把楚共王亲兵的位置告诉了晋厉公。晋厉公左右的将士都说;“楚 国最出色的武士都在中军,而且人数众多,不可抵挡。”苗贲皇对 晋厉公说:“楚国的精锐部队只不过是中军里那些楚王的亲兵罢 了。请分出一些精兵来攻击楚国的左右两军,再集中三军攻打楚 王的亲兵,一定能把它们打得大败。”晋厉公卜筮问吉凶,卜官说: “大吉。得的是个‘复’卦,卦辞说:‘南国窘迫,用箭射它的国 王,射中他的眼睛。’国家窘迫,国君受伤,不打败仗还会有什么 呢?”晋厉公听从了卜官的话。
【读解】
这是一场晋、楚两国为争取小国附庸而进行的战争,最后以 晋军获胜结束。这场战争真正充分证明了“成者为王,败者为 寇”的古训。彼此间的争斗没有什么正义和非正义可言,无非是 为了捞取各自的好处。
使人感兴趣的不是谁胜谁负,而是对立双方在交战过程中的 表演。
士燮所说的“外宁必有内忧”,给人的感觉似乎是只有靠不断 地进行对外战争,才能保证自己国内的安宁。换句话说,如果治 理不好国家内部,就靠对外战争来转移国内人们的视线和注意力。当国家命运的决策人当到这个地步,可以说已经到了黔驴技穷、 山穷水尽的境地。这样的统治者不下台,还呆在权利位置上赶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