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四书五经-论语
息相对闭塞,思想相对落后,心胸相对狭 窄,这些都是事实。而孔子自然是站在男性中心的角度说话,也 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不能认为圣人对女子们特别有偏见,而是 有社会和时代的种种复杂因素。
“女人是不是难处难缠?”
今天如果有人问你这个问题,那你就赶快否认罢。
------------------
人过四十万事休
【原文】
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译文】
孔子说:“四十岁了还被人厌恶,那他这一生也就算完了!”
【读解】
一方面,“四十而不惑。”(《为政》)一个人的发展到了四十 岁就基本上定型了,能辨疑解惑,对许多问题都有自己独立的看 法了。
另一方面,“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子 罕》)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还默默无闻,那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没有什么可怕的也没有什么,但如果是被人厌恶,具有坏名 声,那问题可就麻烦了,所以圣人感叹说:“其终也已!”那他一 生也就算完了!
俗话说,人过中年万事体。准确他说,这中年的标志也就是 四十岁左右吧,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可以说是人过四十万 事休。
当然,另一种看法是。“四十而不惑”,四十岁左右正是干事 业,出成果的大好时候,怎么能够说是万事休呢?
------------------
微子第十八
本篇主要介绍孔子立身处世的态度,而且大多是通过与隐士 的思想比较来表现的。具有一定故事性是本篇在《论语》中的突 出特点。全篇原文共11章,本书选7章。
时代的病态
【原文】
柳下惠①为士师②,三黜③。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 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注释】
①柳下惠:鲁国的贤人,本名展获,字禽,又称展季。柳下可能是他的 住地,用作号。据《列女传》记,“惠”是他的妻子倡议而给的私谥。② 士师:典狱官,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法官,③黜:罢免。
【译文】
柳下惠做法官,多次被罢免。有人对他说:“您不可以离开鲁 国吗?”他说:“若用正直的态度进行工作,在哪个地方又能够不 被多次罢免?若用不正直的态度进行工作,又有什么必要离开自 己的祖国呢?”
【读解】
引申一下柳下惠的话,那意思是说,只要你坚持原则,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