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四书五经-论语
(du):匣子。(11)费:季氏的领地,在今山东费县西南, (12)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原文作“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 而患不安”,一般根据下文“均无贫”、“和无寡”认为原文有错,所以改正。 (13)文德:礼乐仁义的政治教化,(14)萧墙,国君用的屏凤。臣下见国 君,一到屏风前就会肃然起敬,所以叫做“萧墙”(“萧”字从“肃”得声). 萧墙之内本指国君,这里用来代指朝政。
【译文】
季氏将去攻打颛臾。冉有、子路去见孔子说:“季氏就要对颛臾用兵了。”
孔于说:“冉求!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们吗?那颓臾是前代君 王封在东蒙山主持祭祝的,并且在鲁国的疆界之中,是国家的臣 属,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
冉有说:“季氏要这么做,我和子路都不想这么做。”
孔子说:“冉求!周任有句话说:‘能够贡献力量,这才任宫 就职,如果不能,就辞职不于。’主于遇到危险却不扶持,将要摔 倒了却不搀扶,那要你们这些辅佐的人千什么呢,何况你的话也 是站不住脚的。老虎咒牛从笼子里跑了出来,龟甲美玉在匣子中 毁坏了,到底该怪谁呢?”
冉有说:“现在那颛臾,国力强固又离费地很近,今天不把它 攻取,今后一定会成为子孙后代的忧患。”
孔子说:“冉求!君子最痛恨那种不直说想要做什么却一定要 找些借口来掩饰的人。我听说,无论是有国的诸侯还是有家的大 夫,不怕贫穷,就怕财富不平均;不怕人少,就怕动乱不安。财 富平均就无所谓贫穷,团结和睦就不怕人少,安定就不会倾覆。正 因为这样,所以远方的人不归服,就修养礼义仁德来招引他们。一 旦他偿来了,就要好好安顿。现在你们二人辅佐季氏,远方的人 不归服却不能招引,国家分崩离析却不能守护,反而想在国境以 内发动战争。我恐怕季氏的忧患不颛颓臾,却在朝政之中哩。”
【读解】
过一段文字较长,有好几个要,点值得我们注意。
首先是做臣下的职责问题。
冉求和子路一起在季氏那里做家臣。前面我们已经知道,季 氏是鲁目的豪门贵族,势力甚至超过了国君。现在为了进一步扩 大自己的势力,又想去攻打紧邻自己领地的颛臾。这当然是不正 义的战争所以孔子一听说这事就谴责冉求和子路没有尽到责任。 冉求推卸责任说:“那都是长官的意思,我和子路都是不同意的, 可有什么办法呢?孔子于是针锋相对地批评说:“任一份职就要 尽一份力,辅佐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