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文明小史
开门之后,看见门外刀枪林立,人马纷纷,不觉吓了一跳。兵役们预受知府大人的吩咐,逢人便拿,当时见了此人,不由分说,立刻走上前来,一把辫子拖了就走。一拖拖到知府轿子跟前,揿倒地下。博知府胆大心细,惟恐他是歹人,身藏凶器,先叫从人将他身上细搜,并无他物,方才放他跪下。傅知府道:“你这人姓甚名谁?今日有人在这庙里谋反,你可知道?”那庙祝本是一个乡愚,见此情形,早已吓昏,索索的抖作一团,那里还能说出话来?傅知府三问不响,认定他事实情虚,今见败露,所以吓到如此地步,大声喝道:“本府料你这人,决非善类,不用刑法,谅你不招,少停带回衙门,细细拷问!”言罢,喝令差役将他看守。一面分一半人进庙,搜查其余,一半仍在庙外,将四面团团围住。进去的人,约摸有一刻多钟,搜查完毕,出来复命,只拿得几个道士,战兢兢的跪在地下,却并无一个秀才在内。傅知府见了诧异道:“难道他们预先得了风声,已经逃走不成?再不是应了师爷的话,我来的太早了。”心下好生疑惑。又问兵役道:“庙里后花园,可曾仔仔细细查过没有?”兵役们回说:“统通查到。”有一个说:“连毛厕里,小的也去看过,并没有一个人影子。”傅知府想了半天,说道:“道士容留匪类,定与这些歹人通气,这些人一定要在道士身上追寻。”吩咐从人把道士一并锁起,带回衙门审问。原来这庙里香火不旺,容不得多少道士,只有一个道士,两个徒弟。当时颈脖子里,一齐加上练条,老道士在地下哭着哀救道:“小道在这庙里住持,已经有三十多载,小道今年也是七十多岁的人了,一向恪守清规,不敢乱走一步,请大人明鉴。”傅知府也不答应,但命带下去看管。当时鹰抓燕雀一般,把他师徒三人带了就走。傅知府想,倘若我今番拿不到人,不要说上司跟前不好交代,就是衙门里朋友面上也难夸口。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便把那个出首的衙役开来的名单取了出来一看。却喜这些人都有住处,把他喜的了少得。立刻请了营、县二位,同到轿前,一同商议,又添了城守营一位。傅知府便说:“我等四人,各分带数十兵役,分头到这十二个人家,连为首的孔黄两个,一共十四个人家,趁此天色尚早,他们或者未必起身,给他们个疾雷不及掩耳,拿了就走,必不使一名漏网。”众官听了,甚以为然,便议定参府东门,首县南门,城守营北门,傅知府自认西门。因为孔黄两个都住西门内左近,交代他人不能放心之故。自己多带了几个人,一半保护自身,一半捉拿匪类。并留四名兵役看守庙门,遇有形迹可疑的,便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