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青楼宝鉴
久,忽然一片乌云从西北飘来,顷刻之间遮住骄阳,弥满寰宇,电掣雷鸣,倾盆如注,足足下了有两点多钟,方才雨停日出。二宝梳妆好了,正靠在楼窗上纳凉。却见一个人走得气喘吁吁地,满头都是油汗,手持局票,闯进客堂里来。随后朴斋上楼郑重通报,说是三公子叫的局,叫到大桥史公馆。二宝赶紧换上出局衣裳,高高兴兴地去了。
谁知一直到傍晚,竟不见二宝回家。朴斋疑虑焦躁,正想亲自去接,恰好阿虎带着空轿子回来了。朴斋大惊失色,瞪大了眼睛,急问:“人呢?”阿虎反觉好笑,转身对洪氏说:“二小姐不回来了,三公子请她在公馆里歇夏,包她十个局一天。叫我赶紧把梳妆盒子和替换衣裳给她送去。”
洪氏还没说什么话,朴斋却嗔责阿虎说:“你倒胆子真大呀!把她放生了,自己一个人回来。”阿虎说:“是二小姐叫我回来的呀!”朴斋说:“下次你可得当心点儿。闯出大祸来,你当老妈子的吃得消吗?”阿虎也沉下脸来说:“你别着急呀!我也有四百块洋钱在这里呢,能不当心吗?我从小就吃堂子里的饭,到如今年纪大了,才做了老妈子;你不妨去打听打听,看我闯过什么祸没有?”
一句话,把朴斋给问噎住了。还是洪氏接嘴说:“你别去听他,快收拾好了去吧!”阿虎嘟嘟囔囔地到了楼上,收拾好了东西,打成两包,辞了洪氏自去。
朴斋却忐忑不安,一夜没有睡好。一早起来,就和母亲商量定,去买来许多水蜜桃、鲜荔枝,装了盒子、小筐,前去探望二宝。出门叫了辆东洋车,拉到大桥,一路打听,找到了史公馆,果然是高大的洋房,两旁栏凳上列坐着四五个方面大耳、挺胸凸肚的汉子,全都穿着乌皮快靴,像是军官打扮。朴斋陪笑上前,呐呐地说明来意,那些军官们手执油纸扇只顾招风,全然不睬。朴斋弯腰垂手,等待了很久,才有一个军官回过头来吆喝了一声:“外面等着去!”
朴斋诺诺连声,退到墙下,头上大毒的太阳,直晒得大汗淋漓,嘴干舌燥。一眼看见昨天叫局的那个人,牵了匹马,从外面慢慢地走来。朴斋急忙迎了上去,求他给小王带个信儿。那人只瞟了朴斋一眼,也没有答话,就管自进门去了。
一会儿,却有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飞奔出来,一路喊问:“姓赵的在哪里?”朴斋又不敢答应,只探头探脑地往门里张望。那军官瞪着眼睛又吆喝了一声:“叫你了!”朴斋这才提起水果来往里走。
朴斋跟着那孩子进了大门,里面是一个二亩地的大院子,种着许多奇花异草。中间的正房是三层楼,两边的厢房都是平房。孩子引着朴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