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青楼宝鉴

底你不拿来,我到鼎丰里去请你上茶馆儿!”阿二要把朴斋的长衫留下抵压,郭姥姥做好做歹,自愿作保,说定月底给钱,方才取回长衫,脱身而逃。
  朴斋诺诺连声,脱身而逃,一路寻思,自悔自恨,却又无可如何。
  第三十六回
  史公馆痴心成好事 山家园雅集庆良辰
  赵朴斋垂头丧气地回到鼎丰里口,远远看见自家门首停着两顶官轿,拴着一匹白马;踅进客堂,又见坐着一位管家,四个轿夫。走上楼去,正想回话,正好二宝有客,不敢惊动。悄悄儿地在帘子缝儿里张了张,见是两位客人,其中一位是葛仲英,还有一位不认识的,身材俊雅,举止轩昂,似乎一向还没有见过如此高贵的客人。
  朴斋只好仍然悄悄儿下楼来,进了客堂,跟那管家打了个招呼,聊了几句,随即请他到后面账房里坐。探问起来,方才知道他的主人就是天下闻名极富极贵的史三公子,别号天然,年方弱冠,祖籍金陵,出身翰苑。只身来到上海,是为养病,在大桥租了一座高大的洋房,十分凉爽,每天和两三个知己饮酒谈心。只是半个多月以来,还没有找到一个可心的人儿承欢侍宴,觉得有点儿辜负花晨月夕,所以仲英才带他到这里来走走。
  朴斋听了,满口里奉承。又问知这位管家姓王,人都叫他小王,除了贴身服侍史三公子之外,还兼掌管银钱。朴斋想要得到他的欢心,烟茶点心,不绝地供应,小王果然大喜。
  将近上灯时刻,阿虎传话,让打杂的出去叫菜。朴斋听见了,急忙去禀告母亲,打算另叫四个冷荤、四个热炒,专请管家,洪氏自然答应。等到楼上入席以后,账房里也摆了起来,请小王上座,朴斋在下首相陪。俩人推杯换盏,兴致飞扬,吃得杯盘狼藉。
  楼上这台酒,只请华铁眉和朱蔼人两个,席间冷冷清清的,再加史三公子特别怕热,不耐久坐,出局的一散,宾主四人都急于要走,纷纷呼唤轿班点灯。小王只好匆匆吃了几口干饭,赶紧出来伺候。三公子送走了客人,自己也上了轿子,然后小王骑马在前面开路,一行人鱼贯而去。
  一连三天,天气酷热,史三公子没有登门。第四天是六月三十,也就是月底了。朴斋一大早的就起身,把私下积攒的洋钱凑了十块,直到新街,敲开郭姥姥的门,点明数目,请她转交。随即转回家里,母亲、妹妹还没有起床,估计不致露出破绽。只有大姐儿阿巧蓬着头站在客堂里打哈欠。朴斋搭讪着说:“还早着呢,不再睡会儿了?”阿巧说:“我是要干活儿的呀。”朴斋说:“要我来帮你做吗?”阿巧还以为是调戏她,竟掉头不理。
  没过多

页数:223/422
码字不易,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您又有闲心的话,请点击广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