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连城璧外编
达卿之妻道:“做一世人,只生得这些骨血,难道忍得淹死不成?就当不得人养,也只当放生一般,留在这边积个阴德也是好的。”就教婆子收拾起来,一般教通房抚养。
却说达卿走出房去,跑到菩萨面前,放声大哭。哭了一场,方才诉说道:“菩萨,是你亲口许我的,教我散去家私,还我一个儿子,我虽不曾尽依得你,这二三千两银子也是难出手的。
别人在佛殿上施一根椽,舍一个柱,就要祈保许多心事;我舍去的东西,若拿来交与银匠,也打得几个银孩子出来,难道就换不得一个儿子?便是儿子舍不得,女儿也还我一名,等我招个女婿养养老也是好的。再作我今生罪深孽重,祈保不来,索性不教我生也罢了,为甚么弄出这个不阴不阳的东西,留在后面现世?”说完又哭,哭完又说,竟像定要与菩萨说个明白的一般。哭到晚间,精神倦了,昏昏的睡去。
那镜子里面依旧像前番说起话来道:“不要哭,不要哭,我当初原与你说过的,你不失信,我也不失信。你既然将就打发我,我也将就打发你,难道舍不得一分死宝,就要换个完全活宝去不成?”达卿听见,又跪下来道:“菩萨,果然是弟子失信,该当绝后无辞了。只是请问菩萨,可还有么法子忏悔得么?”菩萨道:“你若肯还依前话,拚着家私去施舍,我也还依前话,讨个儿子来还你就是。”达卿还要替他讨个明白,不想再问就不应了,醒来又是一梦。心上思量道:“菩萨的话原说得不差,是我抽他的桥板,怎么怪得他拔我的短梯?也罢,我这些家私依旧是没人承受的了,不如丢在肚皮外散尽了他,且看验不验?”到第二日,照前番的套数,菩萨面前,重发誓愿,呼集众人,教他”不可因我中止善心,不来劝我布施,凡有该做的好事,不时相闻,自当领教。”众人依旧欢呼念佛而去。
那一年恰好遇着奇荒,十家九家绝食,达卿思量道:“古语云:‘饥时一口,饱时一斗。’此时舍一分,强如往常舍十分,不可错了机会。”就把仓中的稻子尽数发出来,赈济饥民;又把盐本收起来,教人到湖广、江西买米来赈粥,一连舍了三月,全活的饥民不止上千,此时家私将去一半。
心上思量道:“如今也该有些动静了。”只管去问通房:“经水来不来?肚子大不大?可想吃甚么东西?”通房都道:“一些也不觉得。”达卿心上又有些疑惑起来道:“我舍的东西虽然不曾满数,只是菩萨也该把个消息与我,为甚么比前倒迟钝起来?”忽一日,丫鬟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