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鼓掌绝尘

那几句,虽只是强勉相劝,又何尝不想着那几个女子来?每日间硬着心肠,捱过日子,实不比杜兄心心念念得紧。”杜开先道:“康兄,明日已是元宵佳节,我想,韩相国府中,必然张灯排宴,庆赏元宵,那些女子定在筵前承应。我和你便假看灯为由,倘天从人愿,遇着那些女子,也未见得。”
  康汝平道:“杜兄,世间凑巧的事往往有之,偏生我们终不然这等烦难。只是明日灯夜,这府中来往人多,我和你虽得见那女子,那女子那里便认得我们,可不枉费了一番心机。小弟有个计较 ,我这巴陵城中,年年灯夜,大作兴的是跳舞那大头和尚,不免将计就计,明日午后进城去,做五分银子不着,弄下一副大头和尚,待到上灯时候,央他几个人,敲锣的,敲鼓的。上灯时候,我和你换了些旧衣服儿,混在那人丛里,一齐簇拥到那韩相国府中去。料他那一班女子,都近前来瞧看,我两人各把眼睛放些乖巧出来,认得是那一个,然后挨向前去,乘机取便,只把两三个要紧字儿暗暗打动他,自然解意,想起前情,决然有一个分晓。倘然天就良缘,佳期可必。杜兄,你道我这一个计较,也行得通么?”
  杜开先道:“康兄,你这个计较,其实妙得紧,便是诸葛军师再世,也是想不到的。小弟还有一句请教,那乱纷纷多人的时节,还把两三个甚么字儿,可打动得他?”康汝平笑道:“杜兄,你是个极聪明的人,那没头的文字,都要做将出来,难道这两三个字儿,便是这等想不起了?”
  杜开先顿然醒悟,笑了一声,道:“康兄,承教了。”便转身走了几步,低头想了一想,暗自道:“我杜开先果然也叫得一个聪明的人,难道除了那两三个字儿,就再想不出一个好计较?我记得柬匣中前日带得一把纨扇在此,不免就把他舟中酬和诗句,将来写在上面,明日带到韩相国府中,倘得个空闲机会,就可乘便相投,却不是好。”思想停妥,连忙撇了康汝平,走进书房,开了柬匣,就把纨扇取将出来,提起霜毫,果然把那一首酬和的诗儿写上道:
  草木知春意,谁人不解情。
  心中无别念,只虑此舟行。
  正要把笔放下,又想得起道:“呀,我杜开先险些儿又没了主意。终不然只把这一首诗儿写在上面,纵然那女子见了,到底不知我的姓名,却不是两下里转相耽误。待我就向旁边写了名字,那女子若果有心,后来必致访着我的踪迹。”这杜开先又提起笔来,果向那诗的后边,又添上五个字:“巴陵杜萼题。”写完又念一遍,大叹一声道:“纨扇,我杜开先明日若仗得你做一个引进的良媒,久后倘得再与你有个会面的日子,决不学那负心薄幸之徒,一旦就将你奚落。”

页数:18/242
码字不易,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您又有闲心的话,请点击广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