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儿女英雄传

军台效力。不日批折回来,那谈尔音便忙忙交官项上库,送家眷回乡,剩了个空人儿赴军台效力去了。只是这些金银珠宝,千方百计才弄得来,三言两语便花将去;当日嫌他来的少,今日转痛他去的多。也最可怜的是,他见过乌大人之后,不曾等安老爷交官项,早替他虚出通关,连夜发了折子奏请开复,想在钦差跟前作个大大的情面。也是发于天良,要想存些公道。只是迟矣,晚矣!
  却说安太太那边,自从张金凤进门之后,在安太太是本不曾生得这等一个爱女,在张姑娘是难得遇着这等一位慈姑。
  彼此相投,竟比那多年的婆媳还觉亲热。那张老夫妻虽然有些乡下气,初来时众人见了不免笑他;及至处下来,见他一味诚实,不辞劳,不自大,没一些心眼儿,没一分脾气,你就笑他也是那样,不笑他也是那样。因此大家不但不笑他,转都爱他敬他。虽是两家合成一家,倒过得一团和气。
  这日安老爷收到乌大爷的帮项,即日把文书备妥,如数交纳,照例开复。又因此地正在官场有事,自己不好出去,便告了两个月病假。早有公子领着家人们预备轿马前来。这老爷离了土地祠,来到聚合店。安太太迎了出来。老夫妻本来伉俪甚笃,更兼在异乡同患难,又想到公子这场落难,彼此见了,十分伤感。亏得公子一旁极力劝慰方住。安太太便叫媳妇出来拜见。安老爷一看,又叫他近前来细看一番,因向太太道:“我告诉玉格的话,想来都说到了,不必再说。这个孩子天生的是咱们家的媳妇儿!等着消停消停,就给他们办起这件喜事来。”安老爷不吃烟,张姑娘便送上一碗茶来。
  一时,亲家太太也来相见。这亲家太太可不是那两日的亲家太太了,也穿上裙子了,好容易女儿劝着把那个冠子也摘了。见了安老爷,拜了两拜,口里说:“好哇,亲家!俺们在这里可糟扰了!”安老爷也合他谦了几句。人回:“亲家老爷进来了。”安老爷迎进来,见礼归坐,着实谢了谢他途中照应公子。张老道:“亲家,不要说这话。我的嘴笨,也说不上个甚么来。咱都是一家人,往后只有我们沾光的。就只一件,我在家负苦惯了,这几天吃饱了饭,竟白呆着就困了。亲家,这不是你来家了吗?有啥笨活,只管交给我,管作的动;不的时候儿,这大米饭老天可不是叫人白吃的。”
  安老爷听了道:“就是这样。如今我第一桩大事,就是你这个女婿。他只管这么大了,还得有个常人儿招护着。这几日里边有个媳妇,不好叫他在里头不周不备,我可就都求了亲家了。”张老爷连忙答应。安太太道:“这几天就多亏了亲家老爷疼他。”一

页数:131/560
码字不易,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您又有闲心的话,请点击广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