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达摩出身传灯传
梁武浮名好佛诗:
如来修证性中求,郛郭工夫逐浪浮。只向语言为探讨,方圆龃龉不相投。
梁武请问圣谛诗:
圣谛如来第一篇,其中意义必精玄。请师乞为明开示,俾得持循作圣美。
达摩答武帝诗:
要知圣谛其中义,无朕之精自廓然。陛下洞知无朕妙,西方佛果已修圆。
梁武帝不悟诗:
一隅甫举反三隅,始足谈玄号上儒。三四发明浑不解,依然蔽固一愚夫。
达摩潜回江北诗:
出昼依回不舍王,为王可武与为汤。梁王不是如来器,决志潜回抵北江。
达摩嵩山面壁诗:
少林篙岳好修持,面壁其中寂语词。匪为一身完证果,多因等待续灯儿。
达摩嵩山演教
达摩在少林寺面壁,从游之徒,有道副、道育、尼总持诸人,朝夕趋陪,以求济渡。评三子证修,虽有浅深不同,然游于达摩门者,彬彬皆佛物,无弃物也。所谓升堂矣,第未入于室也者。达摩因梁武专在言论上修持,不从寂静中证悟,卒于佛无成,于道无得也。遂惩其弊,一味面壁而坐,以寂灭示三子。壁虽障于目前,彼之剖破藩篱,达观无际,壁不能翳其毫忽。居于方内者,觉面前多封闭垣墙;超于域外者,眼里无全牛。觉层峦迭壁列于前,彼视之皆空矣。故达摩九年面壁,不待达摩心坚石穿,壁因达摩坐观,亦化其顽石,勒成一尊达摩。迄今嵩山石壁,俨然有达摩尊者遗像。非其坐观之大验欤。
三子从游达摩诗:
达摩选佛到中华,炉冶英才作叶伽。三子共沾春雨露,兢兢鼓棹觅灵槎。
三子所造不同诗:
学业难教一律齐,彼苍赋禀有贤愚。譬诸草木分区别,何独于人有所疑。
达摩面壁示教诗:
达摩面壁意深微,示众修持志莫移。勿道眼前坚莫钻,工夫克己剖藩篱。
达摩观壁皆空诗:
石壁徒能障浅衷,高人达览境皆空。性天湛湛原无物,壁立参前有主翁。
顽石肖像达摩诗:
自古人为万物灵,从来有志事终成。试观面壁高山石,日久年深肖像形。
神光弃儒从释
婆罗门有一僧人名神光者,人品清俊,资性聪慧,表表一旷达士也。久居伊洛,博览群书,善谈玄理。每抚髀叹曰:“孔老之教,礼术风规。庄易之书,未尽妙理。孔老,予不获出入其门墙;庄易,予不获从游其左右。与其浮慕前修,勿若求师近代。何代无贤,顾人自得耳。”神光进退于儒释之间,终舍正学而从左道。故功名富贵,等若浮云;证果修持,好如饴醴。有诗为证。
神光旷达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