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石点头》作者:明.天然痴叟


  又有人步李妙惠金山壁上元韵以颂其操,诗云:

  一自当年拆凤凰,寻阳西畔水茫茫。

  题残鱼素先将父,泣罢菱花未死郎。

  异榜信传同姓字,卖盐人有淡心肠。

  方知完璧人间少,彤管增辉第几章。






第三回 王本立天涯求父

  浩浩如天孰与伦,生身萱草及灵椿。

  当思鞠育恩无极,还记劬劳苦更辛。

  跪乳羔羊知有母,反哺乌鸟不忘亲。

  至天犬马皆能养,人子缘何昧本因。

  说话人当以孝道为根本,余下来都是小节。所以古昔圣贤,首先讲个孝字。比如今人,读得几句书,识得几个字,在人前卖弄,古人哪一个行孝,是好儿子,哪一个敬哥,是好兄弟。将日记故事所载王祥卧冰、孟宗哭竹、姜家一条布被、田氏一树荆花,长言短句,流水般说出来,恰像鹦哥学念阿弥陀佛一般,好不入耳。及至轮到身上,偏生照管下来。可见能言的,尽不能行。反不如不识字的到明白得养育深恩,不敢把父母轻慢。总之孝不孝,皆出自天性,原不在于读书不读书。

  如今且先说一个忘根本的读书人,权做人话头。本朝洪武年间,钱塘人吴敬夫,有子吴慥,官至方面,远任蜀中。父子睽违,又无音耗。敬夫心中萦挂,乃作诗一首,寄与儿子。其诗云:

  剑阁凌云鸟道边,路难闻说上青天。

  山川万里身如寄,鸿雁三秋信不传。

  落叶打窗风似雨,孤灯背壁夜如年。

  老怀一掬钟情泪,几度沾衣独泫然。

  此诗后四名,写出老年孤独,无人奉侍。这段思念光景,何等凄切!便是土木偶人,看到此处,也当感动。谁知吴慥贪恋禄位,全不以老亲为念,竟弗想归养,致使其父日夕悬望,郁郁而亡。慥始以丁忧还家,且作诗矜夸其妻之贤,并不念及于父。友人瞿祐闻之,正言诮责,羞得他置身无地,自此遂不齿于士林。此乃衣冠禽兽,名教罪人。奉劝为人子的,莫要学他。

  待在下另说一个生来不识父面的人,却念着生身恩重,不惮万里程途,十年辛苦,到处访录,直至父子重逢,室家完聚。人只道是因缘未断,正不知乃:

  孝心感恪神天助,好与人间做样看。

  说这北直隶文安县,有一人姓王名珣,妻子张氏。夫妻两口,家住郭外广化乡中,守着祖父遗传田地山场,总来有百十余亩。这百亩田地,若在南方,自耕自种,也算做温饱之家了。那北方地高土瘠,雨水又少,田中栽不得

页数:32/208
码字不易,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您又有闲心的话,请点击广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