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二度梅全传》作者:清.惜阴堂主人


街上的人都说道:“当初梅老爷清廉正直,可惜被奸臣害了性命。今天也是皇天不负他父子忠良,今日回来,奉旨归葬,好不风光,真正可羡。”

不言众人赞美,再说梅公的灵柩,已到祖山,只见各官员俱一齐来拜奠了一番,只等吉时,方可下葬。于是,各官方辞回署,梅学士俱一一拜谢已毕。方在墓前建立纪念碑,上写奉旨钦议忠烈牌坊,上刻着“皇恩敕封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光禄大夫梅公伯高讳魁府君大人之墓”,旁边刻着“孝男良玉叩”。于是,在墓旁坟屋内,与老夫人伴了三天,方始拜辞坟墓回府。

次日,又谢众官员与城绅士亲眷已毕。于是,与老夫人商议道:“孩儿有圣命在身,要巡视各省,不敢久住在家,侍奉慈帏。母亲可先同家人进京,孩儿巡视已毕,方能进京交旨复命。”老夫人道:“是。为娘的不日也要收拾进京。只是你今日身荣位重,还有两个恩人未报。”梅学士道:“孩儿因爹爹归葬之事,未曾提及:书童替死一节孩儿已经奏过圣上,圣上道忠孝节义,出于我家,赐了一道诰封,与他墓前追封,以为恩人之报耳!再者屠申,孩儿将他带在身边,有相当的缺,孩儿即当报答。”夫人道:“我儿言之有理。”便唤屠申过来,吩咐了。

  于是,梅学士择了吉日,差人备下船只,送老夫人进京。然后住了两日,发牌起程。先至仪征县巡视,遂换了便服进去私访,只见六街三市依然仿佛,不觉想起当年喜童替死,弗然流下泪来。一面走至茶坊酒肄之中答话,问了民情。谁知这新任的县官是卢杞的门生,姓史。梅学士回至船中,便差了巡捕官领了一支令箭,将知县提到。那知县只吓得魂不附体,战战兢兢,跪在船头之上,连连磕头道:“卑职不知按台驾临,实该一死。”梅学士道:“本院代天巡狩,又着军民肃静,今闻知你欲代同党之人,本当拿问。姑念你无大过,令你速回原籍,将印信交来。”那史知县连连磕头道:“卑职速速回衙,取了印信,送至梅按院。”船上又叩谢了,方回去,连夜将家眷着人送回原籍,自己却候新官到任交待不提。

  再言梅学士唤过屠申说道:“恩人请上,我梅良玉受莫大之恩,无以为报。今将此知县任你,聊补恩于一隅耳!”屠申道:“小人乃何等之人,怎当为民社之事?”梅学士道:“恩人不必推阻,本院还有一事相烦。”屠申道:“大人有何吩咐,小人敢不效劳?”梅学士道:“非为别事,乃当日喜童替了本院之死,今现葬于北门之外。你在此为官,可以相照,起建碑坊坟墓,恩人若有次子,承继一位与彼,以接其彼之香烟后嗣。”

页数:131/135
码字不易,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您又有闲心的话,请点击广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