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警世通言》作者:[明]冯梦龙
却说国初永乐年问,北直隶江州,有个兄弟二人,姓苏,其兄名云,其弟名雨。父亲早丧,单有母亲张氏在堂。邓苏云自小攻书,学业淹贯,二十四岁上,一举登科,殿试二甲,除授浙江金华府兰溪县大尹。苏云回家,住了数月,凭限已到,不免择日起身赴任。苏云对夫人郑氏说道:“我早登科甲,初任牧民,立心愿为好官,此去止饮兰溪…
杯水:所有家财,尽数收拾,将十分之三留为母亲供膳,其余带去任所使用/当日拜别了老母,嘱咐兄弟苏雨:“好生侍养高堂,为兄的若不得罪于地方,到三年考满,又得相见,”说罢,不觉惨然泪下。苏雨道:“哥哥荣任是美事,家中自有兄弟支持,不必佳怀。前程万里,须自保重!”苏雨又送了一程方别。苏云同夫人郑氏,带了苏胜夫妻二人,伏事登途,到张家湾地方。苏胜禀道,“此去是水路,该用船只,偶有顺便回头的官座,老爷坐去稳便/苏知县道:”甚好。“原来坐船有个规矩,但是顺便回家,不论客货私货,都装载得满满的,却去揽一位官人乘坐,借其名号,免他一路税课,不要邓官人的船钱,反出几十两银子送他,为孝顺之礼,谓之坐舱钱。苏知县是个老实的人;何曾晓得恁样规矩,闻说不要他船钱,已自勾了,还想甚么坐舱钱。那苏胜私下得了他四五两银子佰钱,喜出望外,从旁樟掇。苏知县同家小下了官舱。一路都是下水,渡了黄河,过了扬州广陵驿,将近仪真。因船是年远的,又带货大章,发起漏来,满船人都慌了。苏知县叫炔快拢岸,一明寸问将家眷和行李都搬上岸来。只因搬这一番,有分教:
苏知县全家受祸。正合着二句古语,道是:漫藏海盗,冶客海淫。
却说仪真县有个惯做私商的人,姓徐,名能,在五坝上街居住。久揽山东王尚书府中一只大客船,装载客人,南来北往,每年纳还船租银两。他合着一班水子,叫做赵三翁鼻涕、杨辣嘴、范剥皮、沈胡子,这一班都不是个但善之辈。又有一房家人,叫做姚大。时常揽厂载,约莫有些油水看得人眼时,半夜三更悄地将船移动,到僻静去处,把客人谋害,劫了财帛。如此十余年,徐能也做厂些家事。这些伙汁,一个个羹香似熟,饱食暖衣,正所谓“为富下仁,为仁不富。”你道徐能是仪真县人,如何却揽山东工尚书府中的船只?况且私商起家十金,自家难道打不起一只船?是有个缘故,玉尚书初任南京为官,曾在扬州娶了一位小奶奶,后来小奶奶父母却移家于仪真居住,王尚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