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说唐》作者:清·佚名

对窦建德道:"汝且先回复旨,老夫亲往登州,剿灭海寇。"遂领兵望登州而来。那海寇闻知杨林兵到,不敢交战,各各散去,杨林只扑个空。但见那里人烟稀少,城池倒坏,杨林十分叹息。就上表奏闻,自愿镇守登州。叫军士招集民工,整治府库,修筑城垣,不一年,把登州修得十分齐整,不在话下。
  再说李渊当日不受晋王礼物,晋王不喜道:"我已内外都谋成,不怕你怎的!若我如愿,必杀此老贼,方消我恨。"那杨素得了晋王厚礼,百般谤毁太子,又知文帝惧内,最听妇人谗言,每每乘内宴时,在皇后面前,称扬晋王贤孝,挑拨独孤皇后。妇人见识浅簿,认以为真,常在文帝面前,冷言冷语,弄得文帝十分猜疑,常常遣人打听太子消息。
  到开皇三年十月,有东宫幸臣姬戚出首太子,说:"东宫叫师姥卜吉凶,道圣上忌在十八年,此期速矣!又于厩中养马千匹,欲谋悖逆之事。"文帝闻言,料事已真,不觉大怒。即召太子,太子跪在殿下,宣读诏书,废太子为庶人,立晋王为太子,宇文述为护卫。东宫旧臣唐今臣、邹文胜等,皆被杨素诳奏斩首。朝廷侧目,无敢言者。大夫袁旻,与文林郎杨孝政同奏道:"父子乃天性至亲,今陛下反听谗言,有伤天性。况太子这事,又无实据,今依臣奏,将杨素、姬戚以诬罪太子之事反坐,伏乞陛下边斩杨素等,朝野肃清,臣等幸甚。"文帝闻奏大怒,将杨、袁二臣,并皆拿下,再无敢言者。
  只有李渊上疏道:"太子所谋事情,俱无实据,又无对证。今既废黜,不可加罪,还宜悯恤。"文帝览疏,虽不全听,却给太子五品俸禄,终养于内苑。晋王见李渊这疏,一时大怒,即召宇文述、张衡什仪道:"这李渊明明是为斩张丽华之故,恐我怀恨,怕我为君,故上这疏。必须杀此老贼,你我方得安稳!"张衡道:"杀李渊有何难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三回 造流言李渊避祸 当马快叔宝听差

  晋王忙问道:"欲杀李渊,如何不难?"张衡道:"主上素性猜忌,常梦洪水淹没部城,心中不悦。前日郕公李浑之字,名唤洪儿,圣上疑他名应图谶,叫他自尽。如今可散布流言,说渊洪从水,却是一体,未有不动疑者!主上听信谣言,恐李渊难免杀身之祸。"晋王大喜。自此张衡暗布流言,道:"李子结实并天下,杨主虚花没根基。"又道:"日月照龙舟,淮南逆水流,扫尽杨花落,天子季无头。"初时乡村乱说,后来街市传喧,巡城官禁约不住,渐渐传入禁中。
  晋王故意奏道:"里巷妖言,大是

页数:10/210
码字不易,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您又有闲心的话,请点击广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