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四书五经-左传
君王的威严,接受了君王 使臣攻打狄人的命令。但君王又对狄人表示友好,对狄人说:‘晋国 将要攻打你们。’狄人表面上答应了你们的要求,心里却憎恨你们的做法, 因此告诉了我们。楚国人同样憎恨君王反复无常,也 来告诉我们说;‘秦国背叛了令狐的盟约,而来向我们要求结盟。 他们向著皇天上帝、秦国的三位先公和楚国的三位先王宣誓说 :‘我们虽然和晋国有来往,当我们只关注利益。’我讨厌他们反复无常, 把这些事公开,以便惩戒那些用心不专一的人。’诸侯们全都听到了 这些话,因此感到痛心疾首,都来和我亲近。现在我率 诸侯前来听命,完全是为了请求盟好。如果君王肯开恩顾念诸侯们, 哀怜寡人,赐我们缔结盟誓,这就是寡人的心愿,寡人将 安抚诸侯而退走,哪里敢自求祸乱呢?如果君王不施行大恩大德, 寡人不才,恐怕就不能率 诸侯退走了,我谨向全部意思都向 君王德左右执行宣布了,望他们权衡怎样才对秦国有利。”
【读解】
照吕相的说法,秦国及其国君秦桓公真的是十恶不赦了,芑止 断交,就是亡国灭种都罪有应得,死有余辜。
这就是言辞的力量。
我们不得不佩服我们春秋时代的祖先。他们没有象索绪尔、乔 姆期基等人那样发明出一套深奥的语言学理论,没有象福柯那样 专心研究话语同权利的关系,也没有象咱们六朝时期的佛典翻译 家和文学家那样专门研究过语言问题;但他们是天才的运用言语 的人,是天才的演说家和雄辩家。他们凭天赋悟出了言辞懂得力量 说话的艺术和利用言辞的技巧。同时,他们也是天才的心理学家, 凭直觉把人心、人性摸了个透。因此,他们悟出锋利,有含蓄深沉; 指向明确,又无所不包;温文尔雅,却又处处逼人,把言辞的力量 发挥到了及至,无法再淋漓尽致了。
他们达到的效果,是在不经意之中自然而然把白的说成黑的, 方的说成圆的,错的说成对的,反的说成对的,大的说成小的, 小的说成大的,让听者确信不疑,确信说者对了,自己错了, 确信真理和道义在说者手中,而不在自己一方。
他们的目的不外乎是为了达到某一实№目的,在此前提下,最妙 的是不经意和自然而然,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落入圈套,等明白 过来以后才大呼上当,他们充分利用了语言的张力,利用了语言 的模糊性,以及语言的开放性和遮蔽功能,再加上逻辑上 偷梁换柱的手法,制造语言的和思维的种种陷阱,让对手无法摆脱 语言的罗网。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说客并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