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四书五经-论语

  大家熟悉的三人成虎的典故也是同样的道理。
  而之所以谗言三及,之所以三人成虎,都是道听途说的人造 成的。我们今天给祥和道听途说的人送了一个很生动形象的名字 ——小广播。
  “你听说了吗?……”
  这是小广播们最常用的开场白。
  “且住,且住!我早已听说了。”
  大丈夫们最好如此回答,使他(她)的广播没有听众。 
  ------------------

  患得患失,无所不至
  【原文】
  子曰:“夫①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不得之②;既 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注释】
  ①夫:品质低下的人,相当于说“小人”。。②:患不得之:通行本作 “患得之”据《苟子,子道篇》和东汉王符《潜夫论·爱日篇》等增加一 “不”字,以通文理。
  【译文】
  孔子说:“可以跟品质低下的人一起侍奉君主吗?当他没有得 到的时候,虑患不能得到;当他得到以后,又虑患失去。如果虑 患失去,那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了。”
  【读解】   
  得到什么?又失去什么?
  可以是名利,也可以是地位。总之是他想得到又生怕失去的 东西罢了。
  患得患失的人什么都做得出来。为了得到自己的一己利益,或 者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打击同事,排挤异己,不择手段,无 所不用其极。
  其实,患得患失的人自己也很痛苦,很无聊,活得并不自在, 并不轻松。那可真是“熙熙攘攘为名利,时时刻刻忙算计”,结果 还多半会“算来算去算自己”。对这种人来说,人生就正如哲学家 叔本华所指出,是在痛苦与无聊,欲望与失望之间摇晃的钟摆,永 远没有真正满足,真正幸福的一天。
  麻烦的是,进入所谓现代社会以后,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 剧,患得患失的人们越来越多,而从容不迫,悠哉悠哉,保持平静 心态的却似乎是越来越少了。
  又怎么能够使我们自己不落入彀中,少一分虑患,多一分悠 闲呢?
  ------------------

  古今人物毛病谈
  【原文】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1),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 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2),今之矜也忿戾(3);古之愚也直,今之愚 也诈而已矣。”
  【注释】
  (1)疾:毛病。(2)廉:棱角,这里形容人的行为方正有威严。(3) 忿戾:忿怒乖戾。

页数:192/226
码字不易,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您又有闲心的话,请点击广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