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四书五经-孟子

 ①高子:齐国人,孟子的学生。②径:山路。溪:人行处。山径之 蹊泛指很窄的山间小路。③介然:本指意志专一而不旁骛,这里是经常 不断的意思。④为间:即“有间”,短时,为时不久。
  【译文】
  孟子对高子说:“山坡间的小径,经常有人行走便踏成了一条 路;过一段时间没有人去走它,又会被茅草堵塞了。现在茅草也 把你的心堵塞了。”
  【读解】
  当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话说天下大势,规划三国鼎立蓝 图。刘备听完以后,离开坐位向诸葛亮拱手谢道:“先生之言,顿 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
  这“顿开茅塞”作为一个成语,其语源正出于孟子这里,没 有“茅塞”,谈何“顿开”呢? 诸葛亮开刘备之茅塞,孟子开高子之茅塞,假如你我的心被 茅草塞住,又请谁来“顿开”呢?
  恐怕只有靠自己了罢。
  好在,“这地上原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鲁 迅)
  心路也是一样。 多走走,介然用之,“茅塞”虽然不一定会“顿开”,但总会 有开启的时候吧。何况,“介然用之而成路”,不被“茅塞”的可 能性也不是没有啊。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学而》)
  “学而时习之”是不是心路的“介然用之”呢?
  如果是,那孔圣人是不是能够使你的“茅塞”顿开了呢?
  ------------------

  再作冯妇
  【原文】
  齐饥。陈臻曰:“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①,殆不可复。”
  孟子曰:“是为冯妇②也。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 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嵎③,莫之敢撄(4)。望见冯妇,趋而迎之。 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
  【注释】
  ①复为发棠:重新劝齐王打开棠地的粮仓赈济灾民。发,汗。棠,地名, 在今山东即墨南。过去齐国灾荒时,孟子曾劝过齐上开棠地粮仓赈济灾民,所 以有此说。②冯妇:人名,姓冯.名妇。③嵎(yu):山势弯曲险阻 处。④撄(ying):迫近。
  【译文】
  齐国遭饥荒,陈臻对孟子说:“国内的人们都以为老师会再次 劝齐王打开棠地的粮仓来赈济灾民,大概不可以再这样做了吧。”
  孟子说:“再这样做就成了冯妇了。晋国有个人叫冯妇的,善 于打虎,后来成了善士,不再打虎了。有次他到野外去,看到有 很多人正在追逐一只老虎。那老虎背靠着山势

页数:183/192
码字不易,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您又有闲心的话,请点击广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