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赵太祖三下南唐

而事仇敌,何以见父于他日?”生香曰:“天下之义理有经、有权,方为并济所用。今天命已眷注于赵宋,观南唐断难久享此一隅偏士。尔我一时背父私婚,以经常而论,似属不孝;不知身佐受命之君,转祸为福,不随败亡之主,日后可将功折罪,保全满门,又得身荣显贵,岂不又以权变而言,还算不孝中之孝,所见者更倍大也。”引凤小姐听罢,深服郁妹妹高论不差。姐妹二人复又细细斟酌一番,吩咐众婢环,皆不得走漏风声,即命闭上外厢园门,又复差心腹婢取到铁斧一柄,早将囚车打开,令丫环略道及原由,又与除去手足扣链,引了两位公子进至百花亭上。二位佳人反觉含羞愧赧起来,只得告以君师所赠的书囊吩咐,随即交回两人,且问两公子作何处置。有高公子接回书看得分明,只是低头不语。只有郑印尚不明书里情由,正要骂着二佳人无礼,君佩头一摇止之。郑印接书看明,方知姻缘即在目前,又见军师是个奇人。但不知四人议得姻缘允合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三十一回 两佳人经权并济 一美丽恭驳同情

  诗曰:
  君恩浩大及妻孥,殿内家人尽女豪。
  谁道南行辛苦日,算来益就各儿曹。
  当时两位佳人含羞对二位公子曰:“汝军师来的囊书,与奴姐妹圣母吩咐姻缘之言暗合,想宿定无差,天命不可违也。请二位公子恭详。”当时高君佩感着二美柔情,有心脱救,若硬拒不从,势必交他父押解,只忧有伤性命,一身死不足惜,只惜念母亲膝下所依无人,况且军师已列上书囊,是前缘所定,谅难中改,然天与不取,反受其殃。当时对郑印说明一番,印俯从依。只有萧引凤议及此姻配,安所托属。郁生香一想来,恐自己所获来的高公子,被引凤错占,即答曰:“谚俗有云,夫妻是个冤家,今各人捉获的对头便是各人夫妇,何必又另议之。”初时引凤犹嫌着鸳鸯面的王爷,不及高王之美貌。及闻生香说言有理,况苗军师书上又说明白,各人配合各姓名,何得倒乱?况郑印虽外貌不扬,但于诸臣中禄位第一显贵,日后王妃身份,声价首压群姬中也,均得便宜。遂让生香妹许配高王公子,他许匹郑印。男女四人议定许下姻盟,各出物件互相交执为蛰。二佳人又虑着两公子日后反悔为请。郑、高曰:“大丈夫一言出口,即至细微事许之,不容更改,况此婚姻事,人之大伦,岂得食言。二位小姐不烦过虑也。”二佳人见公子言来若此,又挽他次第拜告天地。祝禀示信,以成二美。姊妹喜悦,再命婢子取过酒馔一筵。言曰:“料必两郎今夜未得饱用,故再送酒来在百花亭石台上,两相对叙略

页数:90/153
码字不易,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您又有闲心的话,请点击广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