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老残游记》 清.刘鹗

无别处好绕。子平看见如此景象,心里不禁作起慌来,立刻勒住驴头,等那车子走到,说:"可了不得!我们走差了路,走到死路上了!"那车夫把车子歇下,喘了两口气,说:"不能,不能!这条路影一顺来的,并无第二条路,不会差的。等我前去看看,该怎么走。"朝前走了几十步,回来说:"路倒是有,只是不好走,你老下驴罢。"
  子平下来,牵了驴,依着走到前面看时,原来转过大石,靠里有人架了一条石桥。只是此桥仅有两条石柱,每条不过一尺一二寸宽,两柱又不紧相粘靠,当中还罅着几寸宽一个空当儿,石上又有一层冰,滑溜滑溜的。子平道:"可吓煞我了!这桥怎么过法?一滑脚就是死,我真没有这个胆子走!"车夫大家看了说:"不要紧,我有法子。好在我们穿的都是蒲草毛窝,脚下很把滑的,不怕他。"一个人道:"等我先走一趟试试。"遂跳窜跳窜的走过去了,嘴里还喊着:"好走,好走!"立刻又走回来说:"车子却没法推,我们四个人抬一辆,作两趟抬过去罢。"申子平道:"车子抬得过去,我却走不过去;那驴子又怎样呢?"车夫道:"不怕的,且等我们先把你老扶过去;别的你就不用管了。"子平道"就是有人扶着,我也是不敢走。告诉你说罢,我两条腿已经软了,那里还能走路呢!"车夫说;"那们也有办法:你老大总睡下来,我们两个人抬头,两个人抬脚,把你老抬过去,何如?"子平说:"不妥,不妥!"又一个车夫说:"还是这样罢:解根绳子,你老拴在腰里,我们伙计,一个在前头,挽着一个绳头,一个伙计在后头,挽着一个绳头,这个样走,你老胆子一壮,腿就不软了。"子平说:"只好这样。"于是先把子平照样扶掖过去,随后又把两辆车子抬了过去。倒是一个驴死不肯走,费了许多事,仍是把他眼睛蒙上,一个人牵,一个人打,才混了过去。等到忙定归了。"那满地已经都是树影子,月光已经很亮的了。
  大家好容易将危桥走过,歇了一歇,吃了袋烟,再望前进。走了不过三四十步,听得远远"呜呜"的两声。车夫道:"虎叫!虎叫!"一头走着,一头留神听着。又走了数十步,车夫将车子歇下,说:"老爷,你别骑驴了,下来罢。听那虎叫,从西边来,越叫越近了,恐怕是要到这路上来,我们避一避罢,倘到了跟前,就避不及了。"说着,子平下了驴。车夫说:"咱们舍吊这个驴子喂他罢。"路旁有个小松,他把驴子缰绳拴在小松树上,车子就放在驴子旁边,人却倒回走了数十步,把子平藏在一处石壁缝里。车夫有躲在大石脚下,用些雪把身子遮了的,有两个车夫,盘在山坡高树枝上的,都把眼睛朝西面看着。

页数:40/112
码字不易,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您又有闲心的话,请点击广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