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文明小史

  今早到此,住的乃是春申福栈。等小儿进了学堂,把他安顿下来,就要走的。说着,又叫贾家三兄弟上来见礼。彼此作过揖。
  问过尊姓台甫,书坊里老板看见他到,早已赶出来招呼,让到店堂里请坐奉茶,少不得又寒喧了几句。当下姚文通便问胡中立道:“听说老同年近年设砚制造局内,这制造局乃是当年李合肥相国奏明创办的,李合肥的为人,兄弟是向来不佩服的,讲了几回和,把中国的土地银钱,白白都送到外国人手里,弄到今日国穷民困,贻害无穷,思想起来,实实令人可恨!”胡中立道:“合肥相国,虽然也有不满人意之处,便是国家积弱,已非一日,朝廷一回一回派他议和,都是捱到无可如何,方才请他出去。到了这时候,他若要替朝廷省钱,外国人不答应,若要外国人答应,又是非钱不行。老同年!倘若彼时朝廷派你做了全权大臣,叫你去同外国人打交道,你设身处地,只怕除掉银钱之外,也没有第二个退兵的妙策。”姚文信道:“朝廷化了千万金钱,设立海军,甲午一役,未及交绥,遽尔一败涂地,推原祸始,不能不追咎合肥之负国太甚!”胡中立听他此言,无可批驳,便说道:“自古至今,有几个完人?我们如今,也只好略迹原心,倘若求全责备起来,天底下那里有还有什么好人呢?”姚文通晓得他一向是守中立主义的,从前在苏州时候,彼此为了一事,时常断断辩论,如今久别相逢,难为情见面就抬杠,只得趁势打住话头,另谈别事。当下言来语去,又说了半天别的闲话,胡中立有事告辞先走。临上马车的时候,问老同年今晚有无应酬?姚文通回称没有,胡中立遂上马车而去。
  姚文通眼看胡中立马车去了一段路,方才进来,同店主人扳谈,问他新近又出了些什么新书?店主人道:“近来通行翻译书籍,所以小店里特地聘请了许多名宿,另立了一个译书所,专门替小店里译书。译出来的书,小店里都到上海道新衙门存过案,这部书的版权一直就归我们,别家是不准翻印的。”姚文通便问他译书所请的是些什么人?店主人道:“你们的同乡居多,一位是长洲董和文董先生,一位是吴县辛名池辛先生,这两位是总管润色翻译的。其余还有好几位,不是你们贵同乡,料想是不认得的。”姚文信道:“董和文却是兄弟的同案,他一向八股是好手,他在家乡的时候,从没听见他读过外国书,怎么到了上海,就有了这门大的本事,连外国书都会改呢?至于姓辛的我连他的名字还不知道,也不晓得是那一案进的学。”
  店主人道:“ 这两位都是才从东洋回来的,

页数:84/296
码字不易,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您又有闲心的话,请点击广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