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文明小史
搬来,悔生答应着分手而去。隔了两日,果然一辆东洋车,悔生带着行李来了。原来甚是简便,一个外国皮包很大,一具铺盖很小。毓生替他安放在印书机器房的隔壁里,说道:“小店房子很窄,不嫌简慢,请将就住下罢。”
悔生道:“说那里话,我是起得甚早,不怕吵闹的。” 自此,李悔生就在开通书店住下,也合毓生出去看过几处学堂,他都说是办得不合法。毓生请教他办学堂的法子,他便在皮包里取出一大树章程来,都是南边学堂里的。他道:“这些章程有好有不好,我想拣择一遍,汇拢起来,做个简明章程。”毓生称是。一天,毓生在朋友处得着一部必达慢的《商业历史》,恰好是英文,要请他翻译,他看了半天道:“这部书没有什么道理,上海已有人译过了,不久就要出书的,劝你不必做这买卖。”
既生道:“这是部什么书,我还不晓得名目,请悔兄指教。”
悔生又把那书簿面看了半天,说了几句洋话道,就是这书的名字,照这文译出来。毓生道:“可是《商业历史》?”悔生道:“不错,不错,这是英国人着的。” 毓生只道他晓得英人必达漫所著,也就不往下追究了。既然上海已译,也自不肯徒费资本。过了些时,悔生合毓生商量,想要开个小学堂,请几位西文教习在内教课,预备收人家十两银子一月,供给饭食。两人私下算计,只须收到一百二十位学生,已有很大一笔出息。
流生觉得有利可沾,满口应允。
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三十五回
谒抚院书生受气 遇贵人会党行凶
却说李悔生要开学堂,毓生也觉得这注生意好做,悔生请他付六百银子寄到东洋去置办仪器,毓生不肯,道:“我们且收齐了学生,这个可以慢慢置备的。”悔生见他银钱上看得重,未免语含讥讽,自此两人就意见不合起来。可巧那天店中伙计约会了出去吃馆子,只剩了王、李二人在店中。毓生急急的要去出恭,托悔生暂时照应店面。忽然文会堂送到一注书帐,是三百两头一张票子,悔生连忙收下,代写收条,付与来人去了。
他见毓生尚未出完恭,袖了这张票子便走。毓生出来不见了悔生,只道他近处走走,那知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天色将晚,店伙全回,还不见悔生到来,很觉有些疑心。查点各物,不曾少了一件。开柜把银钱点点,也没少了一分。心中诧异,开出他的皮包,却没有多余的衣物,只几件单洋布衣衫,被褥虽然华丽,也不过是洋缎的。总觉放心不下,又想不出个缘故。
及至节下算帐,才晓得文会堂一注书帐,被他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