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文明小史
原来他的第二道策,正是论的波兰衰亡,自己最得意的,那前后头末两场,自己觉得不好处,偏偏主考圈了许多,方才知道下场的秘诀。正在懊恼,恰好前次买《三万选》的秀才又来了,问有《近科状元策》没有?流生猜他定是中了举顺道来省的,试问问他,果然不错,中的第十五名,这番是填亲供来的。
毓生回他道:“我们不卖《状元策》,这是要南纸铺里去卖的。”
那人去了,毓生查出《新科闱墨》十五名来看,原来是齐河县人,姓黄名安澜,那十三艺里的笑语,更比《买书记》上多了。
只他第二场的第二道策,是一段“波”,一段“兰”分按的。
额生看到此处,失声一笑,把个下颏笑得脱了,骨节要掉下来了,弄到攒眉蹩鼻的,只说不出话来。幸亏他一个伙计,晓得法子,替他慢慢的托了上去。流生这才能言,叫声“啊晴!这个痛苦,竟是被那新贵害的!果然他的福命非凡,我笑他一笑,便受这般的罪。”那伙计笑道:“王先生,你把手托住了下颏,不要又掉下来。我再说个笑话你听听。”
毓生果然把下颏托住。那伙计道:“你道我怎么会医这个下颏,也是自己尝过滋味的。我们沂水乡下有一位秀才先生,姓时,大家都说他方正。他自己也说,什么席不正不坐,又说,什么士的走路要跄跄,不好急走,那怕遇着雨,没得伞,也要徐徐而行,要走直路,不好贪图近便,走那小路。因此,人家举他做了孝廉方正。一天正逢下雨,我撑了把伞,打从镇上回家。可巧前面就是时先生,手里没撑伞,雨点在他颈脖子上直淋下去。他急了,要绕一条沟,多走半里路,他左右一看没人,提起长衫,奋身一跃而过。后面有两个孩子不懂窍,大声叫道『 时先生跳沟哩!』他不防后面有人看见,心里一惊,脚下一跳,就跌在泥坑里,弄得浑身臭泥。我因此一笑,把个下颏笑掉了,尽力拿手一托,才托上去。因此知道这个法子。” 毓生听他说得有趣,不由的又要笑,却不敢大笑,因道:“我们且不管人家中举不中举,这济南城里的买卖倒还好做,我想回去把所有的书籍一起装来,我们那副印书机器也还用得着,一并运它来在这里做交易罢。济宁州的地方小,也没有多余利息,你们看是如何?”众伙计齐声道:“是。”
次日,毓生一早起身回济宁州去,不多几日,全店搬来,果然买卖一天好似一天。毓生又会想法,把人家译就的西文书籍,东抄西袭,作为自己译的东文稿子印出来,人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