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十二楼 清 李渔

杀之后,又把他的头颅制做溺器。因他当日垂涎自己,做了这桩恶事,后来取乐的时节,唾沫又用得多,故此偿以小便,使他不致亏本。临死所赠之诗,是一首长短句的古风,大有益于风教。其诗云:汝割我卵,我去汝头;以上易下,死有余羞。

  汝戏我臀,我溺汝口;以净易秽,死多遗臭。

  奉劝世间人,莫施刻毒心。

  刻毒后来终有报,八两机谋换一斤。

  [评] 

  凡作龙阳者,既以身为妾妇,则所存之人道原属赘瘤,割而去之,诚为便事。但须此童自发其心,如初集之尤瑞郎则可。

  东楼不由情愿,竟尔便宜行事,未免过于残忍,无怪小权之切齿腐心。予又笑其泾渭不分,使宫刑倒用,是但有奸雄之势力,而无其才与术者也。若使真正奸雄,必以处小权者处金、刘,使据有龙阳之人顿失所恃,不特自快其心,亦可使倾都人士颂德歌功,谓东楼一生亦曾做一桩痛快人心之事。惜乎见不及此,而使名实俱丧,成其为东楼之恶而已矣! 

拂云楼

第一回 洗脂粉娇女增娇 弄娉婷丑妻出丑

  诗云: 

  闺中隐祸自谁萌?狡婢从来易惹情。

  代送秋波留去客,惯传春信学流莺。

  只因出阁梅香细,引得窥园蝶翅轻。

  不是红娘通线索,莺莺何处觅张生? 

  这首诗与这回小说都极道婢子之刁顽,梅香之狡狯,要使治家的人知道这种利害,好去提防觉察她,庶不致内外交通,闺门受玷。乃维持风教之书,并不是宣淫败化之论也。

  从古及今,都把“梅香”二字做了丫鬟的通号,习而不察者都说是个美称,殊不知这两个字眼古人原有深意:梅者,媒也;香者,向也。梅传春信,香惹游蜂,春信在内,游蜂在外,若不是她向里向外牵合拢来,如何得在一处?以此相呼,全要人顾名思义,刻刻防闲;一有不察,就要做出事来,及至玷污清名,梅香而主臭矣。若不是这种意思,丫鬟的名目甚多,哪一种花卉、哪一件器皿不曾取过唤过?为何别样不传,独有“梅香”二字千古相因而不变也? 

  明朝有个嫠妇,从二八之年守寡,守到四十余岁,通族逼之不嫁,父母劝之不转,真是心如铁石,还做出许多激烈事来。

  忽然一夜,在睡梦之中受了奸人的玷污,将醒未醒之际,觉得身上有个男子,只说还在良人未死之时,搂了奸夫尽情欢悦,直到事毕之后,忽然警醒,才晓得男子是个奸人,自家是个寡妇,问他“何人引进,忽然到此?”奸夫见她身已受染,料无

页数:74/149
码字不易,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您又有闲心的话,请点击广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