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青楼宝鉴
这三难之中,第三项并不重要,可以不论。第一第二两项,即是我们现在所谓“个性的描写”。彼与此无雷同,是个性的区别;前与后无矛盾,是个人人格的一致。《海上花》的特别长处不在他的“穿插、藏闪”的笔法,而在于他的“无雷同、无矛盾”的描写个性。作者自己也很注意这一点,所以第十一期上有例言一条说:
第廿二回如黄翠凤、张蕙贞、吴雪香诸人皆是第二次描写,所载事实言语自应前后关照;至于性情脾气态度行为,有一丝不合之处否?阅者反复查勘之。幸甚。
这样自觉地注意自己的技术,真可令人佩服。前人写妓女,很少描写她们的个性区别的。十九世纪的中叶(1848),邗上蒙人的《风月梦》①出世,始有稍稍描写妓女个性的书。到《海上花》出世,一个第一流的作者,用他的全力来描写上海妓家的生活,自觉地描写各人的“性情、脾气、态度、行为”,这种技术方才有充分的发展。《海上花》写黄翠凤之辣、张蕙贞之庸凡、吴雪香之憨、周双玉之骄、陆秀宝之浪、李漱芳之痴情、卫霞仙之口才、赵二宝之忠厚,……都有个性的区别,可算是一大成功。这些地方,读者大概都能领会,不用我们详细举例了。
--------
① 风月梦──现存四个版本:一、光绪九年(1883)上海申报馆排印本,有邗上蒙人写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的自序;二、光绪十年上海江左书林校刊本;三、光绪十二年聚盛堂刊本;四、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改名《名妓争风全传》)。
四、《海上花》是吴语文学的第一部杰作
但是《海上花》的作者的最大贡献还在他的采用苏州土话。我们在今日看惯了《九尾龟》一类的书,也许不觉得这一类吴语小说是可惊怪的了。但我们要知道,在三十多年前,用吴语作小说还是破天荒的事。《海上花》是苏州土话文学的第一部杰作。苏白的文学起于明代;但无论为传奇中的说白,无论为弹词中的唱与白,都只居于从属的地位,不成为独立的方言文学。苏州土白的文学的正式成立,要从《海上花》算起。
我在别处(《吴歌甲集·序》)曾说:
老实说吧,国语不过是最优胜的一种方言;今日的国语文学,在多少年前,都不过是方言文学。正因为当时的人肯用方言作文学,敢用方言作文学,所以一千多年之中积下了不少的活文学。其中那最有普遍性的部分,遂逐渐被公认为国语文学的基础。我们自然不应该仅仅抱着一点历史上遗传下来的基础就自己满足了。国语的文学从方言的文学里出来,仍需要向方言的文学里去寻它的新材料、新血液、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