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青楼宝鉴
第二天起身,幸亏还不算太晚。刚刚梳洗完毕,老妈子来传话说:外面有管家来请老爷、先生们到凰仪水阁会齐用点心。蔼人回说“就来”,正好对面房间的淑人又亲自来问:“归置完了没有?”素芬说:“一切就绪。”淑人说:“那么快穿上衣裳,咱们一起走吧。”素芬说:“好的。”
翠芬在里间听见淑人的声音,忙扬声叫:“五少爷!”淑人就进房去问:“啥事儿?”翠芬取出雕笼和瓷盆交还给淑人,说:“你带回去吧,不要了。”
淑人见雕笼内一共有两只蟋蟀,一只是掉了大腿的“蟹壳青”,一只竟是“油葫芦”,不由笑问:“哪儿来的呀?”翠芬“嗨”了一声说:“别提它了! 我昨儿晚上辛辛苦苦地抓来了一只,跟它凑个对儿。谁知道短命的就会奔,团团转地奔过来又奔过去,我死活要它们斗,它们呢,死活就知道奔!你说叫人冒火不?”淑人笑着说:“本来告诉过你没用了嘛,你偏不相信。你喜欢么,我送一对儿给你,拿回去玩儿。”翠芬说:“谢谢你,不要了。看见了都生气。”
淑人笑着,捧起笼盆,赶紧回房,催双玉换了衣裳就走。两边不先不后,在客座中间相遇。五个人带着老妈子、小大姐儿出了湖房,直奔凰仪水阁。众人已经齐集,单等他们几个了。
吃过点心,总管夏余庆上前禀告:“一切祭礼和应用的东西,都已经准备好送过去了。还派了两名知客去接待、一名礼生去赞礼。”韵叟问:“马车套好了吗?”夏总管说:“套好了。”韵叟就对众人说:“那么,咱们走吧。”
众人听说,各带相好,即刻起身。于是七客八局和随从仆媪一行人下了凰仪水阁台阶,簇拥到石牌楼下。牌楼下面,有一条宽广的马路,直通园外的通衢大道,十几辆马车,都停在那里。一行人登车坐定,蝉联鱼贯,驶出园门。
不多时,车到四马路。玉甫在车中望见“东兴里”门楣上三个金色的大字,依旧灿烂如故;左右店家的装潢陈设,也景象依然。胡同口摆着一个拆字摊,摊上挂一幅面目部位图,也是进进出出所常见的。玉甫触景伤情,再也忍耐不住,一阵心酸,眼泪扑簌簌地滚落下来,把个浣芳也招哭了。
霎时间马车全停,知客上来迎接,一行人纷纷下车走进胡同内。玉甫怕人耻笑,掩在云甫背后,缓步相随。到了门口,不但漱芳的条子早就揭去,连浣芳的条子也不见了。白粉墙上,贴了一张黄榜①。客堂里,八个和尚在顶礼梵呗,法器丁冬,香烟缭绕。知客请众人到右首浣芳的房间里暂坐,不料陈小云正在里面,韵叟不认识,玉甫赶紧抢上前去代通姓名,并说是特地请来帮助办丧事的。韵叟拱了拱手,说声“少会”。大家随便散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