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青楼宝鉴

云,清标绝俗。观其貌则蔼蔼可亲;听其言则津津有味。上自达官名流,下至妇人孺子,无不喜欢跟他交往。齐韵叟请在家中,曾对人说:“龙池的一句话,足够我琢磨三天的。”
  龙池则说韵叟华而不缛,和而不流,堪为花天酒地作砥柱,曾戏赠一个“风流广大教主”的雅号给他。每遇大宴会,龙池必定想一些新鲜的主意和奇特的景观出来,以助韵叟的雅兴。这次七夕所放的烟火,就是龙池设计的,还特地雇请广东烟火师傅来做,由龙池口讲指划,历时一月,方才完成。但是龙池也犯惧内的通病,虽然到了上海,却依然不敢胡来。韵叟一定要给他叫局,他也只得勉强应酬。开始不论何人,随便叫一个算了;后来说起卫霞仙的性格和他的夫人有些相似,后来就叫定了一个卫霞仙。
  当晚霞仙与龙池并坐首席,一听放烟火,随着众宾客、倌人一起来到大观楼前廊下。这时候廊下的灯烛全都吹灭,连通向楼内的门窗也关上了,四下里黑黢黢的。
  客人到齐以后,烟火师傅点着了引线,乐工吹打起《将军令》。引线燃进烟火箱子里,先是箱底脱落于地,接着噼噼啪啪地响起两串百子鞭炮,随后一阵金星乱迸,如雨而下。忽然大放光明,比煤气灯还亮,照得五步之内,针芥毕现,毛发可见。客人到齐以后,乐工吹打起《将军令》,焰火师傅点着了引线,精彩的焰火开始了。
  乐工换了一套细乐,才见牛郎、织女,分列左右,缓缓下垂。牛郎手牵耕田的牛,织女斜倚织布机边,俩人脉脉含情,盈盈遥望。
  细乐停止,鼓声隆隆,无数彩球闪烁盘旋,护着一条青龙,张牙舞爪地翱翔而下,正好停在牛郎、织女的中间。隆隆的大鼓声忽地变为咚咚的羯鼓,有如猛火爆豆,应和着丁丁的铜钲声。那青龙昂头奋爪,口中喷吐出数十个大小火球,满空中乱舞,掉落下来,还在满地上乱滚。接着鳞甲之中冒出缕缕黄烟,氤氲浓郁,良久不散。看的人全都轰然喝彩。
  俄而钲鼓一紧,那龙摇头摆尾,上下飞舞,接连翻了百十个跟斗。又不知从什么地方放出花儿来,五彩缤纷,满身环绕,衬得那龙飞扬跋扈,俨然有翻江倒海之势。乐得观众又一次鼓掌喝彩不绝。
  花儿一完,鼓钲全停,那龙也居中盘起不动,从头到尾,彻体通明,一鳞一甲,历历可数。突然龙口里垂下诏书一卷,上写“王母有旨,牛女渡河”八字。两旁牛郎、织女一齐躬身作迎诏状。这时候乐工奏起《朝天乐》,一板一眼,与牛女的一举一动完全合拍。大家挤过去细看,只有一根引线拴着手足而已,真是鬼斧神工,细巧之极。等到那拴住青龙的

页数:235/422
码字不易,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您又有闲心的话,请点击广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