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青楼宝鉴
妓女生活,特别是当时上海租界里的高级妓女与嫖客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地用一个“性”字就可以概括的。实际上其中包含了烟赌嫖酒、坑蒙拐骗,各种罪恶,应有尽有;一方面是花天酒地,纸醉金迷,一方面则是凄惨酸楚,血泪斑斑。因此表面上看起来小说写的虽然都是“饮食男女”的琐碎事情,却对于了解当时那个社会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同类的小说在当时就有很多,但以这一部写得最好,是鲁迅先生评定为“清末狎邪小说”的“压卷之作”,在中国小说史上有其一定的地位。
这部小说在一百多年前出版之初,即曾在社会上引起过轰动效应,但由于是用吴语方言写的,离开以宁波、上海、苏州为直径的这个范围之内,大多数人根本无法理解。现由对卖淫问题素有研究的著名通俗小说作家吴越用普通话加以改写,并适当加一些注释,供非吴语区的文学爱好者阅读。
书后附有各名家对《海上花》的评介文章及原作者的序跋等,以供参考。书内的128 幅精彩石印插图,系清代画家所作(原书未署作者姓名),不但构图精美,而且如实描绘了当时各个阶层人物的衣着神态以及市井建筑特别是妓院中的布置摆设等风貌,颇具社会学价值,现在根据原书复制,以饷读者。
第一回
赵朴斋咸瓜街访舅 洪善卿聚秀堂做媒
话说清朝光绪年间,有一年早春,过了正月还不久,是二月十二日的巳末午初时分,上海华洋交界的陆家石桥附近,有个年轻的乡下人,身穿月白竹布长衫,外罩金酱宁绸马褂,东张西望地从桥堍快步走上桥来。这个乡下人也许是初来上海,扬着脑袋直眉瞪眼地只顾看那街上桥下的景致,不留神跟一个中年行人撞了个满怀,仰天一交跌倒。恰巧那天早上下过雨,桥面上还有积水,免不得把他长衫的下摆沾了些泥浆。那后生一骨碌爬了起来,一手拉住了中年人就乱嚷乱骂起来。那中年人再三分说是他撞了自己,他也不听。俩人一闹,不免围拢一些闲人来看热闹,也惊动了身穿青布号衣的中国巡捕,过来查问。
那后生说:“我叫赵朴斋,要到咸瓜街去。哪里来的这个冒失鬼,撞了我一个屁股墩儿。您看,连马褂上都是泥浆了,我要他赔!”
中年人正要分说,那巡捕却笑着说:“刚才的事儿,我都看见了。你们俩的话,我也都听见了。人撞人的事情,还不是两个人都不小心?我劝你们就算了吧!以后可得留神!”
那中年人听巡捕这么说,点点头顾自走了。赵朴斋拎着湿淋淋的下摆,发急说:“我是出门来作客的,这叫我怎么去见我舅舅?”围观的人轰然大笑起来。那巡捕也笑着说:“你不会到茶馆里去打盆水先擦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