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歧路灯

了这宗事。况且周先生我还没见哩,也少情之甚。”潜斋道:“名以实彰,何用辞?”门斗道:“我没说哩,匾已刻成了,还怎么样辞法?我是要吃喜酒哩。”

  孝移赏了三百钱。门斗见孝移仍面有难色,恐坚执推辞,迟挨有变,接钱在手,忙说:“忙的很,周爷限这匾今日刻成。我回去罢。”拿回匾式,出门走讫。

  到了送匾之日早晨,门斗拿着两个名帖带着一班木匠、铁匠、金漆匠、金鼓旗号炮手,四个学夫抬着匾额,径至谭宅大门悬挂。这阎相公与王中料理席面,分发赏封,轰闹了一天。

  次日,周东宿、陈乔龄二位学师光临。这谭孝移请了娄潜斋、孔耘轩相陪。迎至客厅,为礼坐下。孝移道:“多蒙两位先生台爱,蓬闾生辉。但实不能称,弥增惶愧。”东宿道:“弟蒞任虽浅,年长兄盛德懿行,早已洋溢口碑,秉彝之好,实所难已。”陈乔龄道:“到底是你为人好,我心里才喜欢哩。”

  孝移俯躬致谢。东宿问潜斋道:“年兄高姓?”耘轩道:“这是贵学中门人,姓娄,单讳一个昭字,别号潜斋。”潜斋道:“前日禀见老师,老师公出,未得瞻依。”东宿道:“失候,有罪!容日领教。”耘轩道:“昨日厚扰,尚未致谢。”东宿道:“一夕之约,待暇时必践前言。”须臾,排席两桌,周、陈特座,娄、孔打横相陪。珍错相兼,水陆并陈。从人皆有管待。

  日夕席终,两学老师辞归。送至大门候乘,一揖而别。

  孝移还留耘轩到碧草轩厢房,煮茗清谈一晌,晚上着灯笼送回。正是:

  端人取友必道契,正士居官必认真。

第五回 慎选举悉心品士 包文移巧词渔金

  话说朝廷喜诏贴于各署照壁,这些钻刺夤缘的绅士,希图保举,不必细述。只说学中师爷多收了几分旷外的厚礼;学中斋长与那能言的秀才,多赴些“春茗候光”的厚扰,这就其味无穷了。迟了些时,也有向学署透信的,也有商量递呈的,却也有引出清议谈论的。以此,观观望望,耽耽搁搁,挨至次年正月,尚无举动。

  这周东宿一日向陈乔龄说道:“喜诏上保举贤良一事,是咱学校中事。即令宁缺勿滥,这开封是一省首府,祥符是开封首县,却是断缺不得的。他们说的那几个,看来不孚人望,将来却怎的?”乔龄道:“爽利丁祭时,与秀才们商量。”东宿道:“寅兄居此已久,毕竟知道几个端的行得,咱先自己商量个底本,到那日他们秉公保举,也好承许他,方压得众口。只如前日,才有人说某某可以保举,后来就有人说出他的几桩阴私来,倒不

页数:26/619
码字不易,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您又有闲心的话,请点击广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