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南北史演义 杜纲

饮,夜久乃出。居三日,访知济等所为,乃幽帝於含章堂,执济等诸臣,将烹之。侍中杨遵彦谓济曰:「衰暮之年,何苦复尔。」济曰:「壮气在耳。」
  因书曰:自伤年纪摧颓,功名不立,故欲挟天子诛权臣,事既不克,粉骨奚辞?澄爱其才,尚欲全之,亲问济曰:「荀公何为反?」济曰:「奉诏诛高澄,何谓反耶?」澄大怒,挥使执去,与诸人同烹於市。澄疑温子升知其谋,欲杀之。方使之作献武王碑,碑成,然后收之於狱,绝其食,食弊襦而死,弃屍路隅,没其家口。长史宋游道收葬之,人皆为游道危。澄不之罪,谓之曰:「向疑卿僻於朋党,今乃知卿真重故旧、尚节义之人,吾不汝责也。」
  事平,复请帝临朝。
  澄隐有受禅之志,将佐议加殊礼。陈元康曰:「王自辅政以来,未有殊功。虽破侯景,本非外贼。今颍川垂陷,反失二将,以致城久不下,愿王自以为功。」澄从之。武定七年五月戊寅,自将步骑十万攻长社。亲临筑堰,堰三决。澄怒,推负土者及囊,并塞之,堰成。水势益大。城中无盐,人病挛肿,死者十八九。六月,大风从西北起,吹水入城,城遂坏。澄下令城中曰:「有能生致王大将军者,封万户侯。若大将军身有损伤,亲近左右皆斩。」
  思政帅众据土山,告之曰:「吾力屈计穷,唯当以死谢国。」因仰天大哭,西向再拜,欲自刎。都督骆训止之曰:「公常训语等:「齎吾头出降,非但得富贵,亦完一城性命。』今高相既有此令,公独不哀士卒之死乎?」左右遂共持之,不得引决。澄遣赵彦深就土山,遗以白羽扇,执手申意,牵之以下。见澄,澄不令拜,释而礼之。思政初入颍川,将士八千人,及城陷,才三千人,卒无叛者。澄悉配其将卒於远方,改颍川为郑州,礼遇思政甚重。
  祭酒卢潜曰:「思政不能死节,何足为重?」澄谓左右曰:「我有卢潜,乃是更得一王思政。」初,思政屯襄阳,欲以长社为行台治所,浙州刺史崔猷以书止之曰:
  襄城控带京洛,实当今之要地。如有动静,易相应接。颍川既邻寇境,又无山川之固,贼若潜来,迳至城下。莫若顿兵襄城,为行台之所,颍川置州,遣良将镇守,则表里胶固,人心易安。纵有不虞,岂能为患。
  思政得书,不以为然,乃将己与猷两说具以启泰。泰令依猷策。思政固请从己说,且约贼兵水攻期年,陆攻三年之内,朝廷不烦赴救。泰乃从之。及长社不守,泰深悔失策。又以前所据东魏诸城道路阻绝,皆令拔军西归。澄乃奏凯而还。静帝以澄克复颍川,进澄位相国,封齐王,加殊礼,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加食邑十五万户。澄欲不让,陈元康以为未可,澄乃辞爵位、殊礼。

页数:397/465
码字不易,如果您觉得文章写得不错,您又有闲心的话,请点击广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