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股市前瞻
2月13日股市前瞻
周五上证指数上涨13.52点,收盘报3196.70点,成交量为2458亿元,如下图所示:
在周四晚的文章中,我们提到,“上证指数突破3174点的颈线位后就将向3301点的前高发起冲击”,随着近期的连续上涨,上证指数的均线系统也已逐步修复成多头排列。在操作策略上,我们仍然维持前期七成仓位不变。
我们再来看下面的创业板指日线图:
在最近半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反复提到,“在创业板指未能有效站上250日均线之前不对其战略做多。”故而一直很少在在文章中讨论创业板。只是近来不少读者提问,我就再谈一下我自己的操作思路。
坦白讲,我自己手里也有创业板的股票。因为在十一月份的时候,创业板指虽然未能站上250日均线,但相当多创业板里的个股走势非常良好。十二月下跌以后至今,有些个股已经开始赚钱,有些还在被套。对于那些均线系统已经完全走坏的个股,我的想法是既不加仓,也不割肉。请看下面这张创业板指周线图:
最初,我们本来是设想创业板指构筑的三角形底部,然而很可惜地,它没有向上突破,反而是向下跌破三角形,遂使得三角形底部的设想破产。但无论如何,创业板指依然是底部区域,这个是没问题的,只是不知道将来要构筑什么样的底部罢了。可要想创业板指大涨,似乎也不容易,因为上方强压力位在2300点一线,须得突破此平台才好战略做多。除非我是要通过来回做T以降低成本,否则现在加仓的话,很有可能会陷入“此恨绵绵无绝期”的震荡整理。但我为什么又不肯割肉呢?因为我们一直强调创业板指现在处于底部,向下空间极为有限。你如果现在割肉的话,准备什么时候买进来?按照刚才所说,创业板指的强压力位在2300点一线,要待其突破此平台才好战略做多。可是2300点距离现在尚有20%的涨幅,具体到个股上甚至能涨30%乃至50%。难道我12元买的股票,要在10元钱割肉,然后再等它涨到13元钱追回来吗?打从开通股票账户至今,我就从来没干过这种事,我宁可就把它扔那不管了,我去操作别的股票。
说来说去,这又涉及到那个老话题,投资究竟应该是分散和集中。姚尧在过去的文章中强调过很多次,我坚定不移地主张分散。很多人说,唯有集中精力才能让投资决策更准确。但以我自己的经验而言,分散是一种更符合人性的操作方法,它首先承认每个人都有不足之处,故而无论你是如何天纵英明而又小心谨慎,最终都难免会犯错误。我们无法保证自己永远不犯错误,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力图使自己犯错误时付出的代价要尽可能小,不能伤筋动骨到失去东山再起的机会。自去年十月以来,姚尧陆续在文章中提示了煤炭、券商、农业、环保、零售、机械、水泥等板块的投资机会。现在回头来看,除了券商外,其它板块的收益都还算过得去。我们现在来看下面这张证券指数周线图:
姚尧大约是在十月底、十一月初,证券指数放量向上突破颈线时提示投资机会的。很可惜地,后来证券指数又重新跌回来,应该有不少读者买入后也被套了。坦白讲,我自己手里也有不少券商的票,曾经还一度赚不少钱,但现在处在浅套的状态,也可算是2016年度文章中相对失败的一个案例。按照短线的操作手法,投资者若是在证券指数突破颈线时买入,那就也应该在其跌回到颈线之下时止损。不过姚尧自己是没有卖,因为我拿券商是做长线防守用的。或许读者会觉得奇怪,券商的弹性高于大盘,那不是应该叫进攻吗?我的逻辑是这样的:首先大盘是长期底部,既然我们坚信未来会有大牛市,自然也就坚信券商肯定会有大机会。虽然现在券商指数跌破三角形的颈线,但它仍然还是个底部,跟前面所说的创业板是一样的。绝大多数散户在经历一轮大牛市后还会亏钱,原因无非就是两个:要么是仓位问题,要么就是选股问题。只要我手里配置了一部分券商,那至少能避免出现“只赚指数不赚钱”的情况。所以每当股市极度低迷时,我一定会买券商股,这个不是为了博取短期差价,而是为了大牛市来时能赚到大钱。无论我自己平常怎样吹牛,又或者读者怎样夸奖,一旦具体到实际操作中,我都会清醒认识到自己终究是人,而是人就一定会犯错。配置券商股,其本质就在于承认我在选股时也极有可能看走眼。时乎时乎不再来,我不能允许自己因为选股问题而在大牛市中没怎么赚到钱。
去年市场最好的投资标的是以煤炭和铁矿为代表的的黑色系商品,今年我觉得农产品可能也有机会,请看下面这张玉米指数周线图:
显然,这是已经构筑一年多的头肩底,现在即将向上突破颈线。即便近期无法突破颈线而回落,那也不改现在是底部区域的本质,无非是底部时间被延长罢了。我们再来看下面这张玉米1705合约的日线图:
我们看到,这是个标准的下飘旗形,突破颈线后的第一目标位在1688元。实事求是地说,我是在一月中旬,即突破颈线前后开始操作该品种的,目前仍然是积极看多。不过有必要再次提醒的是,期货风险远大于股票,如果读者操作股票都不能持续挣钱,则姚尧强烈不建议你去玩期货。你可以继续跟踪这个商品,为自己积累技术分析的案例,也可以延续思路去挖掘股市里的投资机会,玉米价格的涨跌对于许多食品及养殖类上市公司的收益都是密切相关的。